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段音乐课打击乐器应用研究的研究方案

(2016-09-18 15:38:36)
标签:

教育

小学低段音乐课打击乐器应用研究的研究方案

宝塔区桥沟小学课题组  彭萍

一、课题的提出

打击乐是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打击乐的过程中学会欣赏音乐的美,感知音乐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的感知力。同时,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运用打击乐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推动音乐课堂的改革。然而在实际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有效的运用打击乐在课堂上作用,以至于课堂效率低下,况且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研究打击乐器在课堂的应用策略,进而导致打击乐器不过是音乐课堂的摆设,或者是充当音乐教师音乐教具,使得打击乐也成为教师调剂课堂一种“药剂”,发挥不出它的应用价值。鉴于此,本课题以研究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打击乐为研究内容,进而探讨打击乐在小学低段音乐课有效运用,为今后音乐教学课改打下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音乐教育就是要运用各种手段,使学生能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分享音乐的快乐,在音乐教学中增加乐器教学会极大地提高这种教学的效果。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家墨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过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要体验乐器的魅力,必然让学生接触乐器。

在城市学校,器乐进课堂已经很普遍,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家庭中也会学习一两种乐器。乐器对于城市孩子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就目前广大的城乡小学而言,由于条件限制,音乐教育资源不足,音乐器材匮乏,供课堂教学使用的乐器很少,有的小孩连常用的打击乐器都没有看到过。导致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制约了学生课堂上的审美体验,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因此,要想每个孩子都有乐器去演奏,就必须去创造。将那些不起眼的生活用品在学生手中变成一件具有个人色彩“独一无二”的乐器,将是一件极具吸引力又富于挑战的活动。自制创意小乐器不仅能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欲望,学会享受音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毅力。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审美参与,并通过一系列基于审美表现、审美创作和自制乐器的整合应用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主要针对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乐器,让学生在敲敲打打中认识乐器、演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且,能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从而达到创作的高度。

三、研究内容和目的

研究内容:

1.研究引导学生探索音响和自然之声,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小乐器的方法。

2.研究创意小乐器演奏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

研究目的:

1.通过实践研究,激发学生审美参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对课堂创意乐器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能力。

2.通过实践研究,提高音乐教师的教研能力和驾驭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并形成“创意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

四、研究对象、方法和工具

研究对象:

以本校二年级四个班为实验班,研究过程在教学常态下进行。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乐器进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2.行动观察法。通过研究课、观摩课等检验课题研究成果是否有效,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校正。

3.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出进行有效教学的规律。

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创意小乐器进课堂”所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采取最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研究工具:

身边废旧物品、学生创意构思、音乐课堂、教学案例、问卷调查、相关文献资料。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3月——20164月)

1.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撰写开题论证,为课的顺利开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2.确定实验班级,进行前测。根据小学教育指导纲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实验的具体实施内容,召开开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5月——20167月)

1.设计编制调查问卷,进行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调查问卷主要集中在调查小学生对打击乐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应用兴趣和打击乐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应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为课题的研究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

2.回收调查问卷,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研究当前打击乐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提出优化打击乐应用方案,探讨出优化打击乐的应用教学策略。

4.进行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5.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优质课评比,进行一次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评比。

6.设计编制调查问卷,验证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8月——20169月)

1.搜集整理研究成果,形成优秀论文集、优秀案例集、“我最满意的课堂教学设计”三种文集。

2.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反思。

3.提出结题申请,撰写结题报告。

第四阶段:专家论证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610月——201611月)总结所有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等待专家验证、验收。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并汇编出版,设计的教学案例编为校本音乐教学案例。

(二)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有关的一系列汇报课、研究课和论文交流研讨会。

(三)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