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65组织教学,上好课的前提
(2025-05-20 19:55:50)
标签:
365教育 |
组织教学,好课的前提
《课程标准》来了,学习、教研、贯彻,热火朝天的;核心素养来了,研讨、解析、参照,热气腾腾的;智慧教育来了,学习、考察、应用,热热闹闹的。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组织教学遭到了冷落。
偶然的机会,走进了节美术课:“我的橡皮泥我做主”(题目是笔者添加的)“我手写我心”,认识材料、把玩材料、作品创意、作品制作、作品欣赏,该是学生们尽情撒欢的时刻。看得出上课老师的认真,连橡皮泥都给配了个整整齐齐。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有的只是将橡皮泥反复揉搓揉,揉搓成条状,一点表情都读不出;有的已经将橡皮泥抛在一边,和同学挤眉弄眼;有的索性读起了小说,旁若无人似的。老师宣布作品展示,课堂当即成了一锅粥……
看教学的设计,看教学的流程,看教学的理念,这位老师足能称得上经验老道、专业熟练、思路清晰、思想前卫。然而,他的课堂纰漏却真的让人瞠目,原因很简单:组织教学被忽略了,学生不配合的课不可能称得上精彩。
任何一节课,任何一个老师,组织教学都该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无论怎样强调原因,组织教学的缺失都会暗藏着败笔,不过有没有感觉到或者貌似没有造成大的教学损失而已。一旦意识到了它的重要,一旦它进入了你的潜意识,组织教学一准让你的课堂有惊无险或者迎难而上或者妙笔生花。
首先,“转换”时刻尤其是强化组织教学的时刻。影响学习的因素:情绪层面比如伤心、体力层面比如疲惫、偶然层面比如下课太晚……把影响学习的因素纳入观注,绝不漠然置之“开门见山进入教学环节”,而是把学生巧妙地拉回课堂,科学的组织教学往往然后发挥出神奇。临上课,班主任李老师一通狂欢乱炸,赵**“今天早上这么晚,难道手机玩了个通宵?”,孙**“能不能闭上你的嘴,看不见同桌在干什么吗?”,刘**“作业怎么又没有交,特意还是故意没写?”,郑**“好好坐着行吗,都快成罗锅了”,曹**“那几个单词啥时候能背过来,金鱼的记忆力都能达到7秒呢”,李**“不知道快上课了吗,不知道提前准备好课本吗”……被提醒的神经发紧,没被点名的同样紧张兮兮,都是“旁观者清”然而无一例外的都做为了局中角色。望着张张紧绷的、不带任何表情的脸,我故意做了1分钟的停顿,先在黑板上写下了6个提示“对折;画线;折叠;想象;剪开;印证”,环视教室一周,然后微笑又神秘“请大家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 跟随我的节拍,开始下面的游戏……”我瞬时成为了焦点,学生紧锁的心开始舒缓,思考随着动手开始了起伏……如果搞所谓的短平快“开门见山”,学生必然处处被动,教和学两张皮是肯定的,开启的是貌似便捷的“门”迎来的是无聊的“山”。捕捉到教学的不利因素,分秒内做出判断和决策,教学推迟、制造神秘、打油诗开场、顺势而为或者抛出有引力的问题,避开不利因素的囧大力度向有利的方面转换,让不利成为“虚惊一场”反转出更利于学习的场来。
其次,开场时刻是必须加强组织教学的时刻。开场,可以认为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一个新单元的开始、一个新学科的开始,或者一个新老师的开始。新,意味着陌生、未知、疏远、距离。适当的距离加心气相应才会产生美,否则,距离只能造成隔阂与生疏。而,生疏只能造成对新领域学习的拒绝。形成新领域的张力,化陌生为熟悉,组织教学非融入匠心不可。学习《认识三角形》,学生漫不经心“三角形的面积周长、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都知道呀,还有什么可学的呢……”,待到声音稍稍减缓,我相机提出,“三角形内角和为什么等于180度呢……”教室瞬时有喧嚣化作了寂静,学生们眼都不眨了,“认识三角形,和以往不同的,我们要处处说理,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才是新学习的要点……”新的领域和和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顿时建构了一架“从已知发向了未知”的桥。由一笑置之到瞪大眼睛,学生在不经意之间走向了新学习的海洋。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好的关系才能有好的教育。陌生到熟悉的过渡,表面是教学开端设计的精心,映射出的却是组织教学设计的用心。新的,意味着困难也代表着机遇,困难有多大机遇就有多大。组织教学之优秀,往往在于拉进,“三下五除二就能走进彼此的心”,进而教学营造出了融洽与和谐的美秒。
最关键的,遭遇困境才是组织教学的最佳时刻。成长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同样,学习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遇不见错误和困难,就意味着停止了成长和学习。“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越战越勇”,说得好听,往往却停留在口号而已。困难在前,无所适从、手忙脚乱倒是肯定的。冲出困境,组织教学有着可以发挥的一席之地。学习“全等三角形”,貌似方法不多“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仅仅4种,然而,平行线的介入、图形变换的出现、信息检索能力的复杂,这部分简直扑朔迷离、云里雾中。刻意拿出几支彩笔“红颜色的、黑颜色的、绿颜色的……”,轻轻拍一下巴掌,“咱们手中有这么多资源,把某些元素重点标注一下可好……”寂静,学生开始了新的观察和探索,利用明显标记标注角线段三角形,元素凸出了,方法就多样了,思考也就灵活、深入了。困难的时刻不该是垂头丧气的时刻。用组织教学的力量,为学生创造另一种节奏的唤醒,进而获得另一个角度地暗示。多一种方式,多一种克服困难的机会,多一点赢得胜利的信心。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严谨部分等同于枯燥。暂停键是再次起飞的积蓄,组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暂停,而是暗示让学生开始别样的探索。“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信心不泯是前提,此时组织教学的科学就在于新的力量和信心地注入。不搞旁观的无为的加油,而是在学习内部挖潜,而是在思考上为学生,从而让教和学成为激励奋进的进行曲。
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面前,以为组织教学多此一举的大有人在。也恰恰因为“多此一举”,因为打着减负名义抓教学,课堂问题很有增多的趋势:打闹的、打盹的、连教材也翻不开的、两眼迷惘的、假合作真起哄的。问题的根源,无不反映出了组织教学的忽视。如朱永新教授所说,淡忘时候的提及意味着新。重视规律和常识,重视学生学习的质,重视课堂中的暖度,为学习效果护航——重要节点、重要环境、重要时刻,用心思、用气力、用热情、用智慧抓组织教学已经非加大力度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