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365我看《孤注·一掷》:理智最可信

标签:
365教育 |
我看《孤注一掷》:理智最可信
我看《孤注一掷》:理智最可信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是味觉丧失了,而且是沉浸在了音乐的境界里不能自拔。孔圣人和我真是神交。《孤注一掷》已经看完1个多星期了,主人公梁安娜的感慨依然在耳畔回响:“我想用我的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才是值得相信的”。
反诈·骗题材,除了骗人就是被骗。《孤注一掷》自然也不例外。不可思议的:被骗者初衷美好,上钩纯属心甘情愿;被骗者学历大多不低“大本、硕士、博士”,有知识有思想,然而面对圈套却浑然不觉;被骗者年轻的白领居多,圈子高大上,居然会明知上当仍向“虎山行”。回到梁安娜之问:他们“缘何相信”。
“应该相信什么”、“为什么会相信”实则硬币的两面,不过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大道至简。抽丝剥茧,最复杂的往往就是最简单的,最神奇的往往就是最普通的。被谝之谜底,“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清洌可见。
1.遵循常识。常识,千百年经验、实践、智慧的结晶。按照常识做事,就是尊重人类的传统,不一定做事顺利,但方向一定正确。违背常识,愿望虽好、热情虽高,事情的推进过程就是南辕北辙的过程。刻苦练剑固然是好事情,如果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显然会得不偿失的。保证睡眠就是常识。梁安娜上钩,源自湘姐的大饼,工作不累“发发牌而已”,月收入十四、五万轻轻松松。湘姐们有七大姑八大姨、同学闺蜜成群,如此让人垂涎的好事不可能轮得着陌生人的、根本用不到费力去招聘的。倘若当真如此,湘姐根本用不着花3万块钱为一个普通朋友解围的,安俊才根本用不着将待遇的优厚一而再再而三的渲染的。所谓解围和渲染,“醉翁之意不在酒”,纯纯粹粹的铺垫和诱饵。寻找工作不顺,向往好生活心情急切,梁安娜瞬时来不及判断真伪,乱花已经遮蔽了过她的眼睛。其实,迷住的是她的心——不安分而浅显的心。“今天睡地板,明天当老板”,口号归口号,要想让口号成为现实,要踏踏实实地做。前方的路是未知的“趟着石头过河”,向过来人请教才是走好路的前提,常识就是过来人带给你的“九·阳真经”。遵循常识就是按规律做事。
在灯火阑珊处”,清洌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