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365要集体备课,也要自选动作
(2023-09-02 13:52:04)
标签:
365教育 |
要集体备课,也要自选动作
小陈老师来信:尊敬的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新入职的教师。开学,学校再三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统一步调”是核心。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甚至例题、习题、作业都完全一致。全面提高成绩,秘籍从这里开始。然而,针对性、个性化、因材施教才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常识必须遵守,制度也必须遵守。如何摆布好这看似矛盾的因素,如何把研和教相结合,从而尽快实现由新手到熟手地过渡呢?
陈老师:
您好。感谢您的信任。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看得出,您的心里始终在燃着火。热情是成为好老师的前提。作为过来人,似乎都被活力感染了,很高兴唠叨些教和研的问题。
知识就是生产力,有用的知识才有力量。从高校中走出,满腹经纶,具有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入学校,却是所学的输出。从输入到输出是有过程的,枯燥的知识注入鲜活的元素,利于学生接受了才有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和教师不同,教师要把理论化为实践。从侧重学到侧重教,加快成长节奏,集体备课是不错的选择。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同年级或者同学科老师协作,说说对某一内容的处理、说说对某一环节的想法、说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说者有心听者有意,这就是触碰教育心灵的研究。新教师往往是在团队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集体备课的流程,大概由4部分组成:听研讨课,提前1周确定做课教师、主题和内容,教研组成员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记录;听说课,做课教师从学情、教法、学法、目标、流程若干维度对课堂做出全方位的解说;研课,教研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课堂作出个性化的评价,学情分析、核心素养、学习目标、设计意图、学习问题囊括其中,这是教研的核心环节;说下一阶段(一般是一周)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典型例题练习、重要思想方法、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事预则立,这是新教学的铺垫。做课、说课、研课、教学经验介绍,观点的碰撞,想法的打磨,人人都是集体备课的一个分子。因此,集体备课不是形式,不是可有可无,恰恰相反,是实招,只有强化也必须强化。
集体备课也有新的思路,比如同课异构,不同的老师展示同一节课,展现不同的精彩。但是,流程基本不变。您信中所说,教研有固化和程式化的弊端。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所谓有,不过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机械模仿的成分太多而已。
我反而觉得,模式固定很有必要。新教师,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少,但教学经验普遍少得很。基本就是自己学生时代的复盘而已。所谓复盘,仅仅是凭借所剩无几的印象罢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集体备课,就像师傅带徒弟,师傅的做法可以传给徒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时间久了,师傅的做法就会变成徒弟自己的做法了。
名师出高徒。好老师带徒弟,不止于模仿,要边做边问,归纳这个动作的要点、走板的通常体现、寻找异曲同工的动作。名师要做的,恰恰是徒弟要思考的重点。您所说的僵化,所指应该就是这里。只是带着耳朵听课,听老教师做课、说课、评课,都是外来的东西,摆不正进自己的结果只能是枯燥。您要做的:一要提前准备“有备而无患”,可以是学生时代的记忆也可以是百度的搜索;二是要有自己的侧重,比如重点留心“提问的策略”,拒绝泛泛就不会眼花缭乱;三是要揣摩,分析出他人做法、说法、想法的合理成分;四是要借鉴,上课时有意“拿来”他人的好点子;五要学习,观看名家的课堂实录、阅读优秀的教学思考、收集不同教学的精彩。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自己始终是主角,枯燥乏味就和你扯不上联系了。
集体备课高度统一,就像您所说,主备教师的引领下,引入、复习、例题、练习、作业无不如此。最好的教学是1对1。高度统一意味着针对性的匮乏。我想您的困惑应该在这里。其实,集体备课只是引领,而不是替代。有样板可以参照、有案例可以遵循,仅此而已。学生不同特点也不同。您需要做的,是调整:以集体备课成果为模板,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该增地增、该减地减、该调整地调整。比如,负数概念的引入,集体备课的建议是创设情景“温度计中的示数、海拔的意义、比赛得分的表示、利润的计算......”,倘若调查显示“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类似经验”,完全可以调整为从必要性“运算的矛盾”开始展开教学。借鉴、调整、变化,既符合集体教研精神,要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一箭而双雕,显示了自己的智慧,代表自己的力量,最终的感觉汇成了做教育的幸福。
教学成绩,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学生原有的水平、接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等。非负数的四则运算存在问题,有理数的四则计算肯定会存在问题的。此时,集体备课所有成果就会放在了第2位,因为重点是弥补漏洞。唯有突破了小学的四则运算关,初中阶段的运算才会才是有源之水。不必迷信于集体备课能够普遍提高成绩,没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前提在于“学生第一”。
认真参与,积极准备,集体备课一定能够提升你的教育水平。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闻不到香气不等于没有香气,香气和你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同样,集体备课的作用也是渐进的。短时间内体会不到变化也没有关系,坚持再坚持,若干年后你会发现一个惊喜的你自己:无论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或者教学思考,和新入职相比,已经判若了两人。
集体备课重在凝聚力。主题必须鲜明,内容务必突出。形散而神不散才是集体备课的本质。神,指的是教研主题。形,带有个性化的行为。神聚体现了凝聚,形散体现了每个人的战斗力。众人划桨开大船。集体的智慧,是美;个性的参与,更美。
洋洋洒洒,我无非反复强调两点,一是要重视集体备课,二是要重视自己在集体备课作用中的发挥。不知道对您是否有所启发。倘有有十之一二的帮助,我就满足了。
祝:进步
你的朋友:苑捷
2023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