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65集体旅游,缘何多人婉拒?
(2023-05-20 15:46:55)
标签:
365教育 |
集体旅游,缘何多人婉拒?
5月14日,公会组织“平谷金海湖一日游”。意义,强调再强调;动员,苦口再婆心:丰富业余生活、发挥工会作用、增加集体凝聚力,结果远偏离了意料“会员220人,参与着157”,缺席率竟然近30%.
以我所在数学组为例:8人大组仅有1人参加,余下的,不是说身体不允许就是说有事脱不开或者干脆就不回复了。原因,不过托辞:恋人“我的眼里只有你”倘若冲突余者一概放下,因此事情大多可缓的;一日游属于中等体力,能正常工作的都能参加;不回复则代表着沉默,无声就是拒绝。理由不过1个:我很烦,请勿打扰。
婉拒原因以及破局,有三——
1.漠视了意愿,所以遭拒。景点选择,显然也经过了深思熟虑,综合考虑了时间限制、安全因素、有山有水、娱乐心情、无碍工作,最终才一锤的定音。 不过,有选择权利的、有斟酌权利的无非领导层面区区几个人,绝大多数会员根本没有机会提建议的。平谷金海湖,“好是他们认为的”,某几个人的意愿而已。少数人可能代表多数,但可能性微乎其微,意见相左才是大概率。向各年级、各教研组、各办公室发放建议征求卡,了解基层需求;将意见汇总,景点排序,最受欢迎的是哪一个、受欢迎的有几个;召开代表会,确定方案;公示与调整,选择每个景点的人数、旅游安排,利于取舍; 弹性旅游,时间弹性“可以选择周六也可以周日”、景点弹性“可以选择a也可以选择b.显然,操作复杂了些,而调查了才会有发言权,调查了才能筛选出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方案。说到底,调查代表了尊重,选择代表着主人地位,“有我”之后才能有参与的热情;
2.忽视了环境,所以遭拒。有需求,然后才能有行动。假如没有需求,任何说教宣传的作用都只能是0.从4月底开始,甲流抬头。发烧、头痛、咽喉痛、四肢无力,有类似症状的绝非少数。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没利也行,至少必须没有损害。紧张工作后的旅游,放飞自我、调整心境而已。病毒引发的有身体的、更有心理的不适,紧张、烦躁、恐惧则加剧了不安。旅游遭遇了甲流,工会要做的:摸底,摸清病毒的危害大小、摸清感冒职工的数量【感染甲流恢复时间2、3天,症状普遍较轻,患者群体并不大】;做预案,能够正常旅游的、需要推迟的分别需要怎样安排,比如后者可以换做等值的电影票;做好心理疏导,普及健康常识;做好旅游大巴消毒、通风,保证旅游安全。说到底,工会是教职工的“娘家人”,服好务的前提在于贴心,以科学支撑之后才能保证旅游的质量。
3.忽视了铺垫,所以遭拒。增强凝聚力,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团结就是力量,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有合力,教育效果远胜于单打独斗。旅游意味着放松,神经松弛的时候交流最坦诚,沟通最方便。研究表明: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好关系需要多次刺激方能巩固,仅凭一两次旅游达成“凝聚力、战斗力”简直不敢奢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预”了才会“立”: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跳绳比赛,以比赛烘托参与热情;拔河、打篮球、运动会,以活动引起彼此关注;节日慰问,“礼轻人意重”,保证人人有幸福感;走访生活困难职工或者患病职工,心气沟通打造温馨。说到底,凝聚力不会从天而降,处处时时留心打造,集体才会是集体的样子,旅游促凝聚的提法更合理一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