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29@365网课,怀平常心才是

(2022-11-25 12:45:39)
标签:

365

教育

网课,怀平常心才是

亚丽终于有了新发现:“跑步的最终归宿,不是快,而是快乐!”跑步指的是锻炼;最终归宿,确切说是目标指向;快,更高、更快、更远更适合竞技;快乐,借助锻炼让神经不再紧绷,放松片刻,心无旁骛。锻炼,塑造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规模、轰动和刺激只应作为附属。

新发现,该是我感慨上的感慨:“战疫时节,心浮气躁。静以修身,谢绝打扰。”就像镇西老师所说,“我们成天热衷做的,就是排队证明自己没病……”疫情,时而平稳时而反弹,筛查、防控、居家、方舱,心思随时漂浮着。从早到晚,忙得脚跟都站不住;睡前回顾,实际什么都没做。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思考,需要心思下沉。心浮气躁,称“芦苇”都得让我们羞得脸红。

学生居家学习成了常态。居家学习也叫线上学习,俗称网课。“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不停教,说的是教师层面。本职工作,敬业好谋生也罢,教师的教完全能够做到“不停脚步。”矛盾的焦点在于“不停学”。学生们小小年纪,往往认识不到网课的重要,往往体会不到疫情的严峻。“全身心学习”可以看成人的自我安慰。

夸美纽斯说教育好好比阳光。教师悉数发送学生悉数接收。实际却不是这么简单,尤其是网课学习。教师尽心竭力教,学生未必能听懂甚至未必在听;教师精心练习,学生未必做得完美甚至未必在做;教师耐心辅导,学生未必能够领会甚至不予理睬。尽心竭力地教未必能够迎来尽心竭力地学。教师的价值是需要学生来体现的。不停教仅表象,反馈的真实有效带有疑问,教师的心注定忐忑。

《大考》中妈妈的独白激起了观众的共鸣,“当妈的,是能把心掏出来、把命豁出去给你的那个人。”任何父母,无论地位、收入、学历,“都是为了孩子好。”全身心为孩子,大多限于物质层面。保障网课学习,眼都不眨地购置新电脑新手机,尽管囊中银子并不厚实;保障孩子健康,饭菜变着花样翻新,尽管供应不是很充足。然而,尽管孩子在听却不清楚他们是否用心,尽管孩子在学习却不清楚他们学懂的比例,尽管孩子做作业切不清楚质量高低。自己没能出众,希望只能寄托在孩子身上。天天祈祷,日日希望,孩子眼里却逐渐没了神韵,家长当然焦急。

向上是人的本能。没有一个孩子心里想成为一个废物。争强好胜,跃跃欲试,喜欢表现,需求认可,孩子们的心往往如此希望。然而,不要忽视“孩子就是孩子”,如果面对的挫折接二连三应接不暇,如果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了希望,如果得不到鼓励和理解,灰心气馁乃至失望至极“破罐子破摔”都很有可能。疫情反复:静默、学校停课、街上行人寥寥、处处是大白;先是3天核酸、接着5天全员、再是7天继续…;每天8节网课,天天面对无聊的荧屏,同学、老师只不过图象;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有情绪不能及时化解,感兴趣的很可能涉及不到有而谈论话题大都不感兴趣。见不到伙伴和老师,体会不到兴奋和幸福,每天面对的不过冰冷的墙壁和屏幕,热情逐渐丧失,挑剔、不满紧紧地不停歇地裹挟着他们,孩子们必定茫然。

“我执为根,生诸烦恼。”教师和父母所以焦虑,因为过于“我执”了。郭文红老师说,“我能保证尽心竭力的教,却不能保证孩子尽心竭力的学。”教师群体,可以这样描述:和孩子们没有血缘关系,却真心希望孩子好。网课,陌生且甘于愿尝试,就是为了孩子。“教,学生就应该听;要求,学生就该服从;布置任务,学生就该认真完成”,教师往往这样想。事实上,学生们已经脱离了教师的视线:呼吸新鲜空气、打盹睡懒觉、走神发呆、游戏聊天。想要做到控制,近乎不可能。其实,即便线下学习,学生也并非都是乖孩子。熟悉的常识,疫情面前,竟然给忘得干净。管吃管穿,家长爱孩子,多体现在物质层面。于教育,门外汉“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为具备了爱的前提,孩子就该听话、踏实地进入线上学习“认真听课,认真作业”。愿望良好却是一厢情愿,起初可能好一点,问题却越积越多,“上线拖拉,作业稀松,学习应付”。距离产生美。距离太近了,矛盾就来了。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忽略了尊重,爱就会被弃之一边。抱怨不止,抵触也会不止。“我执”过了头:教师揪心,家长矛盾。

“我执”,成年人是,学生们也是。在家里,居于中心;待遇,聚集了全家优秀资源,吃的、穿的、住的、用的无不优渥;话语权,关于学习的父母会无条件接受,无关学习的父母会变个方式来接受。比如去参加Party,可能是发自内心的是拒绝,表达却成了“完成作业再去……”俨然太阳,孩子们大多容不得他人说“不”。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学校的,孩子们同样是焦点。活动育人: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体育节… ,陶冶情操增进体质,学生乐在其中;做主人:参与学生会、参加值周、评议课堂,展示了才气锻炼了能力;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成果、模拟实验,“三人行必有我师”优势得到了互补。重视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容说“不”。疫情来了,一切都翻转了:个个开始紧绷了脸;老师开始发号施令“不容违背,后果自负”;父母开始唠叨抱怨“懒惰、没追求、少习惯”;同学开始疏远“线上学习是对聊天的冲击”;没有沟通,建议得不到重视,问题得不到解决,苦闷得不到理解。渴望得关注、认可相反处处遭到冷落、否定。“我执”不再:方向模糊了,兴趣没了载体,热情降了温,沮丧、萎靡、无助。

理解、包容和信任是神器,能够将所有棘手的问题化解。教育问题也适用。学生的情绪往往还是成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和父母的行动最关键。回归平常心,靠平常心影响孩子。表情轻松一点,语气缓和一点,动辄厉声拷问只能适得其反;勤于沟通,谈谈疫情,说说国内外大事件,谈谈心中的苦和忧,说说身边的喜和乐;网课学习的问题以科学应对,微信、QQ、百度搜索、通信、面对面搞研究“调动一切手段”,找关键点、梳理思路、总结方法、再次尝试,“共同解决问题代替旁观”;转化不良情绪,和孩子聊感兴趣的事情“世界杯、小制作、电视剧”,渗透对运动的认识、对劳动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跳出疫情小圈子将视线延伸、将视野拓宽;和孩子动起来,跑步、做操、跳绳、俯卧撑…,多巴胺是正能量的辅助,身体动了、杂念就少了、心情就静了。理解代替指责,包容代替挑剔、信任代替怀疑,有问题和孩子一起面对,好消息及时和孩子分享,良好关系、良好氛围是对慌、乱、躁阴霾的驱散,是对平常心的召唤。

回归平常,问题解决是关键。教师、父母,孩子,忧虑在教育。教育教学回归正常,一切才能正常。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情: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父母的重在监督。教师层面:不仅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要分些学生屏幕前的学习状态:慢下来,留出更充足的时间保障学生做笔记、做练习、做总结、整理思考;挖掘教的渠道,微信、钉钉QQ、演示文稿、画板、电子表格…… 边说边写动静结合服务学习;批改作业,为问题做彩色标注、为作业作详细批语、批和改要形成闭环“有批有改有提交”、作业批改情况要单独发放,传道授业解惑相得益彰。家长层面:保证孩子保持习惯,休息、学习、锻炼按部就班;监督孩子学习效果,准时上网、准时提交作业、设法解决问题;和孩子交流多角度多时间,饭前准备时、吃饭时、饭后整理时、锻炼时、休息前,保障问题的完美解决;教育不停歇,礼仪、孝心、感恩、劳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就是教育的时间。孩子层面:状态不良要家长老师沟通,做到精神好;保证时间,不拖沓不随意,去与集体同节奏;学习问题,积极向老师、家长、同学、网络求助,反思加强训练同步进行,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随时轻装上阵”;劳动、锻炼、娱乐、学习要进行转换,转移兴奋点来保证大脑的合理休息。有事做,不空虚;有目标,不盲目;有规矩,不随性。人人如此,彼此影响,个个有条不紊,即便漂浮的心也会沉下来。

回归平常心,要善于创造属于自己的“场”:读文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温度、温暖、温馨;思考,比如深入哲学“忒休斯之船,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他还是原来的物体吗”,推动理性和纵深;听歌曲,“……门外的灯笼露出红红的光景,好听的歌儿传达浓浓的深情,月光的油彩涂亮明天的日子,美好的世界在我们心中……”,欢快;看CCTV5,比如世乒赛,“……02落后……逆转……惊险……晋级”,被小小寰球迷住;户外运动,比如“30分钟徒步计时”,运动健康提示“……你已经运动**公里用时**,加油啊……”,周身血液都沸腾的。“场”:情、境都是崭新的,郁闷、焦躁因而被一扫而光,平和了、平静了、活力恢复了、热情恢复了——这是智慧在起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