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365能教好差生的老师才优秀
(2022-09-12 12:46:54)
标签:
365教育 |
能教好差生的老师才优秀
每个人都能够描述心目当中的优秀教师。班带得好,“无论什么样的烂班,都能治理的井井有条”;课上得好,“生动有趣、条理性强、诱发思考”;分考得高,“期中期末中高考,总能遥遥领先”。李镇西老师说,“什么是优秀教师?家长想方设法甚至拖关系走后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班上”。争相挤破门槛,因为“分数”最吸引人。
很长一段时间,专家被戏称为了“砖家”。很经典的台词:“站着说话不腰疼,给人烂班你试试……”烂班就是差班,人心涣散、散漫成性、成绩普遍偏低。反面的提醒却是,“连烂班都能教好的,有理论有实践,才是专家”。以此类推,能带好薄弱学校的校长才是好校长,能教好差生的老师才是优秀老师。
《当代在教育家》杂志,2022年第二期的主题:于荒凉处,种出一片繁花。能够率领差学校、差学生成功逆袭,这样的校长和老师想不成为“星”都不可能。
1.坦然接受“差等”是做好“服务”的前提。国家统计局1985年发布的《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教育与医疗、交通、公安等服务虽然不同点很多,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为了有需求的对象做好服务。“顾客是上帝”,无论美丑、高矮、民族差别、文化高低在购物中心享受的服务都是一样的。同样,教育“对象千变万化、条件千差万别”,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挑肥拣瘦式的选择,接受和面对不应该有任何消极情绪。刘明成迎接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就是个烂摊子:学校如一盘散沙,学区居民意见大,生源大量外流,发展濒临窘境。接受现状并且纳入自己的分内职责,不是优秀与否的问题,而是判断合格与否的问题。以此,不断接手烂摊子的刘明成至少是合格的。无视县级中学,挖墙脚不择手段,所谓名校所谓名校长所谓名师所谓经验只能看成自己对自己的打脸;好端端的班级,五六十个个学生,被分成369等,美其名曰甲组一号二号三号.....差生位置还不如空气,合作教学不过是绝好的掩饰;高考发榜,“考中清华的、北大的、复旦的...”,被忽视的却是占多数的普普通通的学生。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校要均衡发展、评价要淡化甄别注重整体质量的提高。普及、普遍、普适,目标在于“培养合格劳动者”。做好服务,先要立足本职。将所有学生纳入视野,一律平等、同等尊重、一样关爱、实施有个性的教育,是教育者的本能,是教育者的职业良知,更是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做到了一视同仁,教师职业才能体现出价值,教师本人才能赢得尊重。
2.自觉研究“差等”是提高职业素养的契机。教育是要育人的。教师育人借助的是三尺讲台。讲台是小,责任是大。怀抱初心,保持刚走上岗位时候的热情信仰梦想,以自己的徳行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博学影响学生、以自己的智慧引领学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才会成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学生不是成人,心智品格不成熟也不完善。任何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思考方式不同思维深度不同爱好兴趣也有差异,有优点也存在缺点。育人育才就需要因材施教,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材施教,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一些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路上来。”人是最复杂的生灵,教育人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的窘境,刘明成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不断思考“造成学校现状的根源在哪里”,而是不断观察“看校风,看机制,看教师和学生”,于是才有了“猛药”:让教师动起来,先是让学校风气正起来;赴任的青岛区六中有3差,风气差,成绩差,生源差,刘明成的发现,“这里的教师为什么会躲着校长走”,于是实施垦荒术“去除田间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满庄稼”,于是身先士卒“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规范集体备课、举办优质课大赛、成立学术规范委员会”;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学,“办学低谷、留不住生源”,刘明成却从“课时费的争议”中发现了端倪,于是,从改变机制入手。教学和管理是一样的。比如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的关系,学生常常搞混“一会相等,一会1/3,一会又成了1/2”,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学校高叶萍老师认为“症结在于学生思考肤浅”,于是圆锥圆柱里放上水、泥土、橡皮泥不同材料试试,于是思考底和高不相等的情况下的结果,实践中产生质疑,又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答案,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工作的机械单调催生的必然是乏味以至于倦怠。而,以研究的眼光看待管理的或者教学的细节,“一次提问,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则新闻”都有可能让你发现“宝藏”。新思考新观点新主张所成就的必然是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积跬步然后方能至千里”,好教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3.以“转化劣势”为乐,“教书匠到教育家”的必由之路。电视剧《爱情公寓》有句台词:“你的数学这么差,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幽默,显然是对体育老师的不屑一顾。白岩松说得好:“其实真要是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就好了,起码说明体育老师足够多,可现实中常常是,体育课是随便找个老师教的。”刚出道的华应龙老师,以教体育为主兼教数学,因为他发现“自己的体育天赋要比数学天分好得多。”然而,恰恰是体育课,华老师学会了拼搏、竞争、合作和坚韧。从体育到数学的成长,华老师成为了誉满全国的一代名师。超越昨天的自己,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全自己,而不是时时处处看自己的不足不是成天生活在自卑里——华老师的成功秘诀。“一线教师已经很忙了,改革不动”。“我们知道学校存在问题,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解决。”改革改革,越改越累,教师们喊苦、干部们叫屈。周菊芳不怕碰钉子,
祭出三拳:做减法,提质强校不是做加法,保留学校文化根系的同时删繁就简,提炼出最核心、最符合办学实际的内涵,比如桐庐县实验中学撤掉内容宏大的校训而只保留了“学会负责”的责任文化;对教师们进行灵魂三问,“您希望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您的学生未来有哪些特质?您要怎样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唤醒教师认可改的必要性思考如何改以及改要达成的目标;打磨课程,分水镇徐凝小学以“诗意文化”作为办学理念,但初期教师招聘都有困难、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弟占绝大多数,周菊芳用诗意的教育课程点亮学校提升办学品质,以风水师人徐凝为锚点,吟诵学习唐宋古诗,又由诗词研习走进传统文化世界,于是,乡村学校也开设了航模、车模、无人机等多个科技社团,孩子们开始接触新事物、新思想、新科技,家长们越来越满意,教师们越来越有奔头。劣势不可避免。不会说错话的只有哑巴,科学家们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犯的错误越多,接近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失败必然是成功之母”。承认学校学生水平不高的现状,敏感地捕捉转化劣势的突破口,寻求理论支撑、专家支持、同伴合作,“阳光出现在风雨后”,付出必然带来收获。
生活在大城市,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条件优越、家庭教育良好、学生素质很高,做教育“校本课程、优质课、升学率”成绩取得相对容易一些。借助优势,做强优势,出彩而成为名师名校长概率很大,我尊敬他们。不希望人人都走进偏僻地区都进入薄弱学校都教差等学生。我要强调的:如果遇到了差生,不鄙视不放弃,从习惯、兴趣、方法多个角度想对策,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们成长得快乐和舒展。这样的老师,没有证书、职称和荣誉也无妨,因为我更尊敬“心中的优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