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65步数,不是看出来的
(2022-08-10 15:15:10)
标签:
365育儿 |
步数,不是看出来的
“万步有约”活动具有比赛的性质,既然是比赛,成绩关注度之高绝对在意料之内。
有关成绩的故事着实不少,有的已经到了蹄笑皆非的地步——昂首、挺胸、摆臂,双眼紧盯前方,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走几步看一下计数器,再走几步再看一下计数器,继续几步再看计数器,唯恐丁点疏漏;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带到数据传输一下子傻了眼,“成绩竟然没记录”……
1.必须提起重视,过度重视则不可取。时走时看,边走边看,谨小慎微诉诸完美。实际上,谨慎已经远远超过了尺度,暴露出的忐忑尽显无遗。一心难以二用。健步行走与检查数据,想做到兼顾实属不易。勉强兼顾,健步走说成“走走停停、时断时续”并不过分。就像重视孩子的兴趣生长,原本好事,如果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排满,“钢琴,书法,绘画,舞蹈,声乐,游泳……”,结局只能有两种可能,孩子或者累死或者干脆放弃。而,无论哪种可能都违背了父母的希望,都意味着过度重视下的悲剧结局。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良好初衷固然不可或缺,过于迫切和短视试图一步登天只能被视作笑谈;
2.技术保证必要,不当使用则不可取。万步活动具有比赛的性质,比的就是成绩,具体说是“分数”:每天完成1万步,记1分;每天完成4个处方,计8分;每天完成“朝三”或者“暮四”,记1分......数据收集、汇总、统计,各队的、各县的、各省的、国家的,工程浩大难以想象。完全可以说,没有高科技手段,下到计步器上到软件系统,就没有万步活动的开展。正确熟练使用计步器、万步app,每名队员必备的技能。使用计步器,简单得很:随时戴在身上,每天活动结束,直接上传数据就可以了。有的队员,总是忐忑:机器运转是否正常、自己的运动强度是否符合要求。一步一低头、三步一停留,运动结束方才惊呆:成绩无效。失败原因:计步器使用的不恰当。我早就说过,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不当,只能造成“适得其反”而且越是卖力气结果越是糟。比如某些花里胡哨的课堂,mp3、mp4、动画、pptx一起亮相,结果反倒喧了宾夺了主。再比如某些推介会,宣传片极尽豪华能是,与会嘉宾时时刻刻心潮澎湃,结果留下的印象却只有了大片。计步器只是工具,为了测量而生的工具,为了工具而忘乎所以地聚焦于工具,“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邯郸学步”不伦不类倒也并不奇怪。工具就是工具,辅助手段而已,不要忘了你自己才是决定因素,摆正位置分清主次,方能始终在正确轨道上前行。
3.肯定兴奋紧张,过度焦虑则不可取。初次参加万步,全国性活动,一是兴奋,开赛前一周就开始筹备“1万步大概相当的路程、每分钟100步对应的节奏”,不断尝试和调整;二是紧张,既然活动有比赛性质,成绩、名次、荣誉如影随形的,强身健体和捍卫荣誉是一回事,面子和里子都不可缺少,唯恐意外失分而连累整个团队的成绩,时刻如绷紧的弦。兴奋、紧张具有积极因素,顽强斗志、饱满精神源头就在这里,但是,如果兴奋劲过了度以至于“茶饭不香、夜不能寐”,不要说成绩了,有损健康是肯定的。卖力地走然而成绩无效,只能意味着行走得不安,选择走担心成绩出问题、选择看成绩意味着停下来,如此看来,无效完全可以看成必然。就像父母关注孩子兴趣:发现对节奏敏比较感就刻意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这没什么奇怪的;如果从父母角度出发,声乐、素描、古筝、舞蹈、跆拳道统统拿来将孩子作为天才对待,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结局注定孩子累死或者干脆甩手不干了。真理哪怕再向前进一小步都可能是谬论,貌似危言耸听,其实恰在情理之中。虽然免不了焦虑,但尽可能控制,听轻音乐舒缓放松、聊天转移注意力、看电视剧换个情景,就能够换上平常心,平平静静踏踏实实有舍有得张弛有度,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比赛再也不恐怖了。赛的是平常心,万步一旦成为生活习惯,全民健身的目的就达到了。
昂起头,挺起胸,迈开腿,紧盯前方,万步就在脚下。前行有两个秘诀,一是脚踏实地,一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拒绝空想、仰望星空拥抱诗意,困难、坎坷留下了美好的痕迹。步数、成绩、名次、鲜花、掌声不过对前行的肯定,要想走得长远走得稳健,唯有万步真正成为生活的组成,唯有万步真正走进你我心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