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菜谱与兵法

(2018-04-28 15:59:28)

小品中,一个厨师不看菜谱看兵法了,结果不但荒废了厨师事业,兵法也没看明白,最终还是被"防不胜防了”。而历史上的有些人正相反,原本应该看兵法的却看起了菜谱,结果也是两耽误。比如《史记-宋世家》中说:春秋时宋国与郑国交战,临战前宋将华元杀羊烹羹,犒劳将士,以提振士气。但可能是因为他的司机姓羊的缘故,华元遍赐羊汤,却唯独没给他的司机羊斟喝,结果惹得这位司机羊师傅好不气愤。等到两军正式开战,羊斟边驾着马车边对华元说:“喝羊汤的事你做主,但车驶往哪里,得由我做主。”然后,羊斟便驾着马车,载着华元,直接驶向了郑国的军营。而华元,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做了郑国的俘虏。无独有偶,《战国策-中山策》中也记载了一则同类的故事,故事说:有一次,中山国君让厨师做了一大锅鲜美无比的羊汤,宴请群臣,但却没请大将司马子期。俗话说的好:宁落一屯别落一人。被落下的司马子期觉得很没面子,就找个机会投奔到了楚国。然后,他又劝说楚王发兵攻打中山。不禁敲打的中山,竟因此而亡了国,那位喜欢羊汤的国君,至此方才发出了“吾以一杯羊羹亡国”的叹息。

菜谱与兵法

不看兵法看菜谱的华元和中山君,都明显存在着严重“偏科”的问题。但兵法看得好,菜谱也悟得明白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

700年前,正是蒙古大军所向披靡的时代。一次行军途中,忽必烈想吃“清炖羊肉”。厨师正在准备食材时,突然间军情突变,大军马上就要起程,“清炖”那是来不及了。厨师急中生智,赶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蘸点调料就吃。没想到,忽必烈这么一吃,觉得这种吃法简直是美不胜收,竟然吃上了瘾,干脆赐名“涮羊肉”。

菜谱与兵法

宗泽,是南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宗泽是主战派,又接连打了几场胜仗,所以深受百姓们的爱戴。于是,宗泽大军所到之处,老百姓便杀猪宰羊地犒劳他们。猪肉太多了,一时吃不了,宗泽就命人将猪腿割下腌制起来。但腌制的猪腿又湿又重,行军打仗携带起来很不方便。对此,宗泽暂时放下了兵法拿起了菜谱,命人把这些咸猪腿晒上几天,风干几日。结果,脍炙人口的“火腿”诞生了。

菜谱与兵法

当然,不管是“偏科”的华元和中山君,还是不“偏科”的忽必烈和宗泽,他们虽然都既看兵法又看菜谱,但毕竟不是自己亲自下厨炒菜。而真正的又懂兵法又懂菜谱又能亲自下厨的全能型选手,则非南北朝时期的毛修之莫属了。

毛修之习兵书,通音律,善骑射,又是典型的官N代,所以出道很早。东晋刘裕灭后秦后班师回朝,留下次子刘义真镇守关中,并派毛修之等人帐下听命。但刘裕前脚刚走,躲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夏国皇帝赫连昌就瞅准机会,见缝插针地赶紧来抢晋军刚刚占领的地盘。结果,晋军大败,毛修之被俘,被夏国人带回统万城做了一名小吏。10年后,夏国又被北魏所灭,毛修之也捎带脚地成了一个二手俘虏。这毛修之不但习兵书,通音律,善骑射,更精于烹饪。一次偶然的机会,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尝到了毛修之亲手做的饭菜,觉得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美味了。拓跋焘一高兴,就任命他为太官令,并兼任皇帝的私人厨师。从此,看兵法的大将毛修之,终于变成了看菜谱的大厨毛师傅。毛修之的厨艺日渐精炼,侍候的拓跋焘幸福指数逐年提高。而毛修之的官职,也从太官令到了尚书、光禄大夫,直至被封南郡公。再后来,毛修之又摇身一变,从毛师傅又变回了毛将军,随拓跋焘进攻北燕,并连取三堡,立下头功,最终成了抚军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毛修之的一生,先叛殷仲斟,再叛桓玄,又叛刘裕,后秦灭亡后又改奉北魏,人品与气节当然不值得称道。但就是这么个一叛再叛之人,却用他活生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天下万事皆有相通之理,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管是兵法还是菜谱,都可从中提炼出世间至道之理。所以,一个厨师不看菜谱看兵法,不仅仅是个笑话。


菜谱与兵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花为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