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2018-03-22 11:04:56)
一、课题的名称
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应用研究
二、核心概念和界定
1.核心概念
(1)绘本: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甚至完全没有文字的书籍。
(2)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
2.界定
数学课堂的绘本教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理解能力,结合丰富、生动的故事情境,融入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一种图文结合的儿童读物.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于生活,最终获得感性、具体的数学经验.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绘本教学,本课题主要研究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绘本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该课题研究,充分挖掘绘本中的生活味与数学味,把绘本与现行的数学教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整合,探究让数学绘本为数学课堂服务的运用策略,开发设计出数学绘本课的运用策略。
2.通过该课题研究,将绘本内容和数学教材的学习相结合,以知识学习为主脉络构建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读故事、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
(二)研究的意义:
低年级学生处于成长关键期,他们好奇、好问又富有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见。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或一个有趣的典故,都会让课堂教学更加有吸引力,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绘本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图画书、故事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绘本阅读已频频出现在语文教学中,数学领域似乎被遗忘。数学一直被认为最枯燥、最难学的学科,许多孩子对数学都有挫败感和畏难心理,这使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故事一直是促进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一大动力,而绘本又是最受孩子们追捧的!因此我就有了将绘本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想法,并想提高数学绘本课的趣味性,让学生融入其中。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
1.绘本在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图画书。
2.现代绘本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1930年传入美国后飞速发展,进入绘本发展的黄金发展时期。
3.上世纪中期,随着欧美绘本飘扬过海来到日本,绘本理论在日本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日本学者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被誉为日本图画书界的理论权威。
(二)国内:
1.朱自强在《儿童文学概论》单独列出一个章节对绘本进行概念的界定,并对绘本的价值、特征、种类都做了详细分析。他认为绘本并不只是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专属读物,小学阶段的儿童也十分喜爱阅读绘本。
2.封梅梅《如何利用数学绘本提高学前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选、挖、演、编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利用数学绘本来提高学前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发展趋势: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现今的国际教学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不再是只重视数、量、形等内容和目标,而更重视沟通、推理、连结解题等过程目标。
五、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孩子所依据用来学习的书该是怎样一本活的、真的、动的、用的书呢?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数学绘本教学是实践“四能”培养目标协同学习的一个有效载体和手段。
因此,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跳出平时的数学课本,在绘本阅读中学习数学,能够有更好的效果。
六、
(一)研究范围的限定。研究对象是小学低年级绘本数学课。数学课堂的绘本教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理解能力,结合丰富、生动的故事情境,融入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一种图文结合的儿童读物.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于生活,最终获得感性、具体的数学经验.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绘本教学,本课题主要研究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绘本教学。
(二)研究的内容。
1.利用绘本阅读,进行与数学课程学习的融合,根据低年级的数学课程安排筛选绘本课件、教案。
2.研发绘本课应用的方式,在实践中总结出低年级学生在数学绘本课堂中提高学习数学趣味的方法,研究让数学绘本为数学课堂服务的运用策略。
七、
(一)文献查阅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搜集与数学绘本有关的文献,学习先进的理论经验,并灵活运用到本课题的研究之中,使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上。
(二)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数学绘本,同时采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获得一些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与数据,以数学活动课为阵地,课内外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整合、反思、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对比分析法。分析课题研究前后,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知识的广度、数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等方面的变化。
八、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小组,研讨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2.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有关研究资料;
3.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1.划分每个时期的工作节点,确定每阶段的研究内容和要实现的目标。从绘本的筛选入手,把低年级的数学课与数学绘本进行整合,绘制成表。
2.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收集相关案例进行研讨、交流。
3.每月开展一次课题小组成员间的课堂教学效果与研究进展的研讨;
4.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其他教师展示。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8月——2018年10月)
分析整理研究资料,按时撰写并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筛选绘本,一一对应 |
案例集 |
2017年11月 |
|
定期讨论,课堂教学实录 |
案例集 |
2017年12月 |
|
|
《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应用研究 |
论文 |
2018年1月到7月 |
|
|
课堂教学成长反思 |
反思集 |
2018年9月 |
|
|
参与研究成果交流 |
心得体会 |
2018年9月 |
|
|
最终成果(限3项) |
《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应用研究 |
论文 |
2018年10月 |
|
《低年级数学绘本教学的应用研究 |
研究报告 |
2018年10月 |
||
|
|
|
|
十、保障措施
(一)设备保障:
中青年教师全部通过教师信息技术考核,可以随时从互联网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信息,并及时交流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学校能够提供国内外各类丰富的数学绘本,以及相关的成功案例和理论书籍。
(二)人员保障:
本课题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师傅胡振娟老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并且是多年教学经验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今后进一步的培训、学习、研究、积累,我们是很有信心完成这项课题研究的。
(三)政策保障: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科研氛围浓厚。为了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将确保课题人员参加研究的时间,并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及满足其它的有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