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打工记

(2022-09-26 07:00:00)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日常家教故事

儿子打工记

 

家教故事:儿子一晃就到了12岁,小学6年结束。暑假来临,上午参加一个普通学科的文化学习班,11点半结束。其他学生回家吃饭,儿子跑步到几百米远的饭店打工。打工两天,儿子有了感慨:“老板真黑!大热天,只给员工啃馒头、喝米汤、吃咸菜。”我说:“儿子,咱是临时工,师傅们都是正式工,他们常年吃这样的伙食。体验吧,儿子!打工期间,家里没有你的午饭。你一生,肯定只有这一次机会。”儿子打工一个月,在饭店吃午饭27次,没有任何报酬。

儿子15岁,中考结束了。学龄段最长的假期之一来临。我们夫妇果断出招让他打工。儿子欣然接招,到玻璃厂打工。那年暑假持续高温,玻璃车间更是酷热难耐。儿子每天早出晚归,并且天天加班。爷爷问孙子:“能呛住吗?”孙子回答:“累得叫爷爷了!”爷爷说:“叫爷爷,也得坚持。”整个暑假47天,儿子打工46天半,挣了623元。我给儿子专门办理了存折,以此记录儿子的人生步履。

高中三年,因为高二升高三的暑假要补课,所以只有高一一个假期。儿子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建筑队的行列。打工30天,小工的岗位工种干遍了,挣到300元。

经历3次打工,儿子渐渐显露出了一点思想,慢慢体悟着人生的本质价值——劳动创造一切,劳动是人生的必需。劳动改变着人对生活对社会的基本看法——普通劳动者身上蕴藏着丰富的人生真理,勤恳、坚韧、朴素、向善,等等。

3次打工,好像给儿子注入了一种动力。高一入学时他还是个“待进生”,全年级1000人,他排770名。刻苦努力3年整,进入前70名。超过本科二批5分。难忘高考分数通知的那个夜晚。我们夫妇酣然大睡,儿子悄悄叫醒我们,噙着泪花,激动地轻轻告诉我们:“我考上二本了!我超越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冷静考虑之后,儿子决定继续努力,复读一年。结果,超越本科一批28分。是上学考试以来的最好发挥。

那年,19岁的元旦,儿子郑重地握着我的双手,一字一顿地说:“谢谢爸妈!没有你们的引导,我早已滑溜下去了。”那个瞬间,我发现儿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成熟。创业打工的意义和收获远远大于打工本身,所有劳苦磨砺都化作了正能量。这就是劳动奖赏给孩子的超量附加值。

大一暑假,他又远赴千里之外打工,共26天,挣得1500元。寒假赴首都打工30天,挣了2400元。国庆8天假,赴革命圣地狼牙山打工7天,挣350元。有个细节让我铭记与自豪:打工回家,他把钱往桌上一摆,说:“给爷爷奶奶100元,零用。给嫂子100元,给侄子买个小玩具。剩下的上交爸妈。”我发现,儿子心里装着家人,懂得大小亲厚,正在远离“小我”寻找“大我”。儿子在一次次打工中磨炼了意志,逐渐奠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记得《尚书》里有这样一句话:“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懂得知识、方法、做法并不难,难的是践行达到那个水准。知行并重,以行促知,甚至有时行重于知——这是先祖馈赠我们的宝贵价值。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方向对了还要多去实践,孩子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故事讲述者 苏建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