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回我的“掌中宝”

(2022-09-10 20:23:27)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婴幼儿家教故事

找回我的“掌中宝”

 

家教故事:自从有了二宝以后,我对大丫的顽皮和冥顽不灵就只有一个解决方法——打,毫无痛惜。直到有个朋友给我空间里一张三年前的旧照片点了一个赞,才让我在这个深夜,突然泪流满面。

照片是大丫15个月大时我们一家三口的合影,那时的她还在学习说话,她靠在床头对我说:“大丫大丫,笑哈哈!”然后就露出仅有的四颗小牙傻呵呵地笑了。朋友评论说,“不知不觉孩子已经长这么大了”。

想起前段时间我因病住院,母亲说那时候大丫晚上不肯睡觉,也不让母亲睡在我的床上,因为她一直在等妈妈回家。可是,自从有了二宝,我床上的中间位置早被二宝占据,大丫只能一个人睡自己的小床。有时,大丫远远站在床尾指着二宝说,“以前我也睡这儿呢……”

我很惭愧在二宝出生后没能给予大丫足够的宽容和母爱。琐碎、单调并且重复的生活让我失去了对大丫的耐心,甚至认为她是一切麻烦的源头,忘记了她也是我的掌中宝、一个不满5岁的孩子。我一直用成人标准来要求大丫,她3岁时,我就让她给二宝拿纸尿裤、晾衣服,在我忙的时候,她甚至要充当一个“小妈妈”的角色。而我,却常常因为她没能照顾好二宝,让二宝磕着、碰着了而对大丫“大打出手”。

我小时候姊妹众多,最大的孩子就像一个“小爸爸”或“小妈妈”,从小就肩负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也被灌输了一种奉献和牺牲的思想:小时候好东西要留给弟弟和妹妹,即使长大后也要一直照顾他们。作为一个70后,我对“中国式姐姐”的要求已经习以为常,若不是因为这张旧照片,我也许还要将这种要求强加在大丫身上,继续毫无愧色地在大丫的心里扮演着一个“偏心”母亲的形象。

家教分析:故事《找回我的“掌中宝”》的作者发自内心地自省:“我很惭愧在二宝出生后没能给予大丫足够的宽容和母爱。”这种自省十分必要和重要,为人之道贵在自省,为家庭之道贵在自省。这种自省贵就贵在它事关孩子的一生是否健康成长的大事,事关是否能为孩子创造公平、平等、民主、和谐、相亲相爱、向善向上、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从第二个宝宝出生开始,和故事作者类似,不少年轻父母不注意应该处处考虑第一个宝宝的感受。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前,全家人的爱都集中在第一个孩子身上,因此可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第一个孩子就被爱所包围,一天天长大了, 特别是与老人一起生活时,下一代亲属对孙子的爱可以用 "宠爱"来形容。二胎出生后,因为二胎还小,得先给二胎喂奶,妈妈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二胎上,所以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大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纽带是不可替代的,但如果母亲只关注第二个孩子,对第一个孩子必要的需求、行为等表现出冷漠、敷衍、不敏感、不回应等状态,对第一个孩子在长大过程中表现出的爱心、进步、成长、善良、智慧的曙光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不能及时给以鼓励、肯定、表扬,甚至认为一胎是“一切麻烦的源头”,稍有不是家长就“失去耐心”“大打出手”,大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好像从星星的祭坛上掉下来,迷失了方向,不仅自己会有长期挥之不去的失落感,还有可能会对二胎产生敌意。不要认为孩子小就以为这种“失落感”和“敌意”无所谓,小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心理阴影对孩子的成长、生活的负面影响远超于在成年时形成心理阴影的负面影响。阿德勒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由此可见,孩子的童年时代父母带给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在原生家庭所受到的教育和环境的耳濡目染,对他一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年龄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家长忽视老大,老大认为家长会把爱都给了老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大有人在。比如笔者的一个高中学生因为父母亲给她生了个弟弟,由于被忽视和争宠,整学期都不回家见父母,不理睬自己的小弟,学生和父母都非常苦恼。很显然,这种由于父母对两胎中老大的忽视而造成的亲子之间的敌视、老大老二之间的敌视,对为孩子创造子公平、平等、民主、和谐、相亲相爱、向善向上、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极为不利的。故事《找回我的“掌中宝”》的作者的自省是难能可贵的,是放开二胎后许多年轻父母值得好好学习的。

家教启示:新二胎时代,如果真的决定要二胎,请父母们一定要准备好,不要让老二抢走了属于老大的幸福。广大年轻父母应该明白,你们或许认为,现在独生子女太孤单,有个弟弟或妹妹就有了玩伴儿,可是孩子真的这么想吗?父母保护弱小的本能反应,也许不经意间,就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甚至会埋下他对弟弟或妹妹的敌意。

在你的第二个宝宝出生后,你如何对待你的大宝宝?

首先,要给大孩子更多的爱。生一个孩子不容易,尤其是妈妈要吃很多苦,怀孕10个月,最后要生孩子,孩子出生后还要喂奶、换尿布、洗脸、擦身,各种烦恼和努力,不用说,辛苦是肯定的,即使这很难,你也不能忽视大孩子,一定要高度注意。这是因为在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的特殊时期,大孩子是最敏感和脆弱的,如果处理不当,大孩子可能会对父母和第二个孩子产生敌意,可能会因为第二个孩子而感到被冷落,严重时甚至会给大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对两个孩子的成长都极为不利。具体有很多母亲的成功做法可供学习模仿,比如母亲“每天晚上都会在大丫的小床上躺一会儿,让妈妈的爱陪她入睡”等。你可以在这种做法的启发下创造适合自己实际的爱老大的做法。

其次,鼓励老大给宝宝做点小事 在这个有了二宝的特殊时期,要注意你的大宝宝,增加大宝宝与二宝宝互动的机会。孩子心中藏着最柔软的地方,孩子永远是最天真美好的。只要父母正确的引导,赋予老大当哥哥或姐姐的自豪感,鼓励老大给宝宝做一点小事,例如,穿袜子、换尿布、甚至一个简单的拥抱和亲吻,同时给老大正面表扬,逐步老大就会形成爱护弟弟妹妹的英雄主义观念了。又例如,正在学说话的二宝会拿着零食奶声奶气地说:“二宝一半,姐姐一半。”大丫也会在二宝胖乎乎的小脸蛋上亲一口。再例如,每天让你的宝宝看几次你的第二个宝宝,当你的第二个宝宝在吃奶时,请你的大宝宝看着你,而你告诉他或她你是如何吃奶的。人是情感动物,接触越多,理解越多,产生的情感就会越快。在互动的过程中要讲究尊重、平等这些现代育儿理念,摈弃“要要好大让小”的育儿陈规陋习,既不要以大欺小,也不要仗小欺大。

朋友,如果你也像故事《找回我的“掌中宝”》的作者一样有个大宝,请你一定好好爱他、呵护他,不要忘记对他的爱,不要忘记他曾经也是你的“掌中宝”,心头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