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的人不都是你的妈妈”
(2022-09-04 10:21:04)
标签:
家庭教育 |
分类: 名人家教故事 |
上面故事里的妈妈叫沙拉,是一个出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的犹太人后裔。她的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一个中国人。后带着她的三个孩子移民以色列。这位有着犹太血统的犹太妈妈,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她成为世界知名钻石公司的首席代表,还吸取了犹太人教育子女的方法,成功的培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她的两个儿子都在30岁以前就拥有了亿万资产,成为世界富豪。
和众多的中国母亲一样。到了以色列后,邻居看见她手忙脚乱地做家务,而孩子只在一旁等着时,毫不客气地训斥她:“不要把你那种不科学的母爱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你这样不是爱孩子,是害孩子。”后来,沙拉也发现,以色列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参与家庭劳动,而且越是家庭富裕的孩子,越被要求承担较多的家务。
对比中以两国的家庭教育,沙拉说,中国的父母太爱孩子了,但太不会爱孩子了。他们习惯于超量满足、超前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付出的一片爱心往往收效甚微。她在上海一所眼科医院做了7年义工,经常看到孩子病了,有4个甚至更多的大人来照顾。而老人一旦生病住院,几乎没有小孩来看望。中国人的孝道哪里去了?联想到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孩奴”、“啃老族”、“草莓族”,归根结底是父母的爱多得溢出来了。对孩子犹太父母也爱孩子,但不会让孩子陷入超前满足的甜蜜陷阱,他们认为不能得到回报感恩的父母之爱,是害不是爱。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普通家庭,都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磨炼孩子的意志。有的甚至带孩子去非洲的贫穷地区做义工。
家教分析:“社会上的人不都是你妈妈”让笔者想到:首先,它告诫孩子,在家里就要养成一种能够接受“拒绝”的习惯。因为孩子的要求不是都正确和必要的,许多是没有必要给以满足的,不给以满足不会给孩子带来危害,却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养成接受家长拒绝不必要的要求延迟满足合理要求的习惯,还有利于孩子适应社会,否则,若孩子有求必应,极有可能成为不思进取、庸俗无能、不能自食其力惨遭社会唾弃的“啃老族”“坑爹族”;必要的拒绝和延迟还能让孩子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要求得到满足都来之不易,于是就会懂得珍惜和感恩。其次,它告诉家长,你满足不了孩子所有的要求,孩子的成长得靠他们自己,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孩子自主成长是他们的权利。孩子的所有要求都全部满足,家里所有的家务活都由家长全部承包,孩子只负责学习,这是剥夺孩子通过"争取"实现要求在争取过程中成长的权利,使孩子走上社会时难以自主成长,害人害己,严重时
家教启示:故事《“社会上的人不都是你的妈妈”》中最有启发意义的一句话是:“女儿,一杯橙汁妈妈不是买不起。妈妈之所以专门挑这一天拒绝你,是想要你记住,妈妈事事满足你,你会当成一种习惯,以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社会上的人不都是你的妈妈。”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告诉人们两点:首先,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可能一味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真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某种东西,就要靠自己的努力,父母没有义务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就能让孩子明白,并不是他们想要什么父母就能给他什么。只有这样,孩子进入社会后,当他们的要求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时候,要想得到的东西也并不是无条件就能得到的时候,他们才会以阳光的心态坦然面对,即当别人拒绝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不会为自己感到难受,就不会以某种伤害性或者破坏性的行为寻求报复。比如他们就不会以做坏事、不好好学习、“啃老”当“巨婴” 这种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的行为来报复家长、报复社会。
其次,家长不仅要敢于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而且就是孩子的合理要求也不能马上给以满足。这就是著名的“延迟满足”。大量和故事《“社会上的人不都是你的妈妈”》中妈妈类似的做法及心理学实验都证明,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可以锻炼孩子的忍耐力。这是犹太父母普遍的共识和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他们普遍认为,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并在等待中忍耐自己的欲望。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并不是他想要就能马上得到的,只有足够耐心人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延迟满足”实验结论还告诉人们,具有足够耐心的人们更能优秀的做人,成功地做事,幸福的生活。他们成功成就事业的概率也更大。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犹太父母更会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因为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努力且看起来枯燥乏味的事,若没有足够的耐心,就很可能半途而废,荒废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