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乐园浇水器
(2023-08-09 09:59:08)哈哈乐园浇水器
一、课程缘起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课程应贴近实际、融于生活,以孩子为主体,真正做到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以兴趣为基点,展开活动。
我园户外有一片种养殖体验区,每个班都认到一块小菜地,整个种植过程孩子们都亲自参与。比如浇水,孩子们就要轮流负责。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在讲述水稻的活动中讲述到自动浇灌装置,晨晨就立刻想到了班里的小菜园。为什么要装浇水器、浇水器应该怎么做等问题油然而生,孩子们讨论的不亦乐乎,抓住这一兴趣点,顺势而为,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携手开展了一次“小菜园浇水器诞生记”的主题课程探索之旅。
二、找一找
1.讨论浇水器
我们将晨间谈话时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根据问题,和爸爸妈妈在一周内一起寻找了答案,我们一起在下一周进行讨论。
2.哪里有浇水器
有的说在公园的草坪上见到过,有的说在爷爷老家的农田里见到过,有的说在种草莓的大棚里见到过,还有的说家里也有……
3.为什么装浇水器
萱萱说:因为地方太大了,光靠人来浇水太累了。
阳阳提出:要是我们的小菜园也有这样的浇水器就好了。
那让我们一起试着自己来制作一个自动浇水器吧。
三、做一做
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积极动手实现自己的想法,这非常值得鼓励。
1.制作前
要制作小菜园浇水器,我们第一步要做什么呢?
要先画设计图纸,我们每次玩水管游戏之前都是先画图纸的。孩子们分头画了几种浇水器的设计图,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想法。
说说你的浇水器是什么样子的,它怎么浇水?
月月说:我觉得要做成家里洗澡的莲蓬头那样的。
霖霖说:我奶奶是用大塑料瓶浇花的,钻几个洞就可以喷水了。
瑞瑞说:我觉得也可以用塑料袋装水,在塑料袋上戳几个洞,也能漏水。
2.制作中
有了初步的设计图就能动手制作了。孩子们找来班里的工具箱,有的拿起锥子,有的找出剪刀,有的选择螺丝起子,开始在各种装水容器上钻洞。
孩子们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动已有经验,作出思考、判断、选择,知识、经验在迁移、应用中得到了巩固。
四、搭一搭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浇水器设计出来了,孩子们尝试组装,那么,需要搭多宽多高的架子呢? 孩子们来到小菜园实地考察。他们绕着菜地走了一圈,发现架子的脚正好可以搁在用来间隔每块菜地的砖石小路上,这样架子的宽度按菜地的宽度来做就可以了。
尺寸确定好了,搭建架子根本难不倒孩子们。他们几个人合作、分工,有的搭横梁,有的搭支撑架,不一会儿就组合成了一个门框一样的架子。看到浇水器安装成功,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
五、引一引
浇水器安装好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来检验使用效果。
晨晨将塑料袋拿到水龙头下,接了满满一袋水,可一戳洞,水一下子就流光了。
阳阳拿来塑料瓶,接好水以后没过多久,瓶子里的水也流光了。
要是水可以自动灌到瓶里就好了。
想要实现这一想法,水源哪里有呢?小菜园边上的水龙头里有水!
阳阳说:我看到过门卫爷爷用皮管给小树浇水的。
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跑去向门卫爷爷借来长长的水管,将水管的一头接在水龙头上,另一头直接从矿泉水瓶的口子里插进去并固定住。水龙头一打开,水便源源不断地灌入瓶中。孩子们一齐欢呼:“成功啦,成功啦!”
六、改一改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去看支架时,这个支架太不稳了,早就被风挂倒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决定对支架进行改造。
霖霖认为,支架会倒是因为这些 PVC 管太细了,她决定用粗一点的PVC 管重新搭一个支架。
涵涵提出,在支架中部加一些横杠会使支架更加牢固。果然,升级版的支架相当稳固,不需要人扶着了。
过了几天,萱萱和霖霖在观察浇水器浇水的过程中发现,位于菜地边缘的那几棵菜还是浇不到水,她们思考,能不能将浇水器也进行升级,让浇灌面积再扩大一点呢?
七、结束语
望着他们蹲在地上忙碌而专注的身影,回顾孩子们的探究,我惊叹于孩子们在活动中迸发出的灵感与潜力。孩子们制作的浇水装置尽管稚拙,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改进,但这是他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积极动脑动手的结果,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萌发的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将延续到今后的游戏、生活和学习中。
其实孩子之间还会发生很多的故事,它会发生在哪儿?会有怎么样的体验?我们会不间断的去探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