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田园考“古”进行时
(2022-11-18 10:26:11)大班博物馆课程《“考古”那点事》
活动背景:
基于当下的疫情原因,国庆节期间,家长们在老师的号召下都做到了非必要不离通。那在国庆节期间,孩子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通过家长的微信朋友圈,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到了“江海博物馆”“张謇故居”等地去游玩。自此,博物馆课程《“考古”那点事》由此而生。
课程缘起:
挖掘探索是幼儿的天性,挖沙挖土乐此不疲。幼儿们在博物馆之旅后,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些博物馆里面的古物都是从哪里来的”“我知道,我爸爸和我说过,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好多都是考古学家从泥土里面挖出来的”“哦,对对对,我以前也从泥土里面挖出好多的‘宝贝’”“对的,还有宝石,恐龙,很多很多”“那我们也是考古学家呢!”……
通过孩子们的这一现象,我意识到孩子们对“考古”的兴趣。
课程目标:
1.了解考古工作的性质与特点,知道文物的来之不易并学会保护文物。
2.对考古工作感兴趣,能够大胆探索考古时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3.能够与同伴交流、分工合作完成探索,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4.有初步的保护文物的意识,感受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
资源分析:
本次课程我们利用了本土人文资源和文献资源相结合,基于孩子们前期对于江海博物馆的参观及了解,我们已经对考古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我们将以孩子们的兴趣为基点,链接江海博物馆,和孩子们讨论后发现有不少孩子提出想当小小考古家,我们支持了孩子们的意愿,并商定哈哈乐园为我们的考古基地。结合园内外资源,我们已有的考古工具有铲子、水桶等,孩子们利用这些工具在哈哈乐园开展了考古工作。
由于考古工作的复杂性特点,我们又结合社区资源,邀请了社区一些有经验的老人来给孩子们讲解什么是考古,让孩子们对考古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后续考古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在考古遇到困难时,我们也不忘利用文献资源,查阅与之有关的文献,通过阅读文献来更多地了解如何考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