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
(2023-12-18 11:33:52)
标签:
365 |
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抒情和描写两大类,抒情分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描写分为工笔细描、白描、动态描写、静态描写、侧面描写等。
(一)抒 情
直抒胸臆
含义:通过议论、感叹的方式直接抒发情感。
例句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他仍相信自己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借景抒情
含义:通过描写景物的方式间接抒发情感。
例句分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写景兼点时令,作者借景抒情,描写漂泊无定的杨花、啼声凄凉的子规,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托物言志
含义: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作者的志向、意愿。
例句分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作者托梅言志,写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表现自己在险恶仕途中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精神。
借古讽今
含义:作者借助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评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例句分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借古讽今,“犹唱”一词上溯历史,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亡国之君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这振聋发聩的警示,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担忧之情。
(二)描 写
工笔细描
含义:用细腻的笔法,精细地描绘人或事物。
例句分析:“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白描
含义:文字简练,不加渲染烘托。
例句分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中均为名词,没有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点缀,罗列景物,生动地展现了早行的情景,饱含着作者远离家乡的悲伤和羁旅行役的苦思。
含义:描写人或事物在行动或变化之中的状态。
例句分析:“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行香子》)中运用动态描写,展现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一派明快春景,令人心生愉悦之情。
静态描写
含义:描写人或事物相对静止时的状态。
例句分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中运用静态描写,写秋天山林之静景,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渲染出孤寂苦闷的气氛,给人一种荒凉落寞之感。
侧面描写
含义: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写本体,使所描写的对象更鲜明。。
例句分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水调歌头》)中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写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暗示夜已晚,人未眠。作者为何迟迟不能入睡?因为怀念远在家乡的弟弟,表达了他的思乡念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