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018-05-29 10:13:00)汉阴县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立项号 |
HJ2017089 |
课题名称 |
《增强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
|||||
|
负责人 |
龚明浩 |
所在单位 |
汉阴县平梁镇中心小学 |
|||||
|
课题组成员 |
毛红霞 姜茹 王勇 |
执笔人 |
龚明浩 |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作业批改 师徒结对 |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通过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合理,高效、实用的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最终形成了师徒结对分层批改作业的方法。从原来批改作业的两个小时变成了四十分钟,从而切实的提高了批改作业的效率,也从而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从原来的作业全批全改不能得到及时反馈的情形到如今层层批改、有效监督的纠错机制,使作业批改的实效落到了实处,更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让教学工作的效率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通过开展各种竞赛以及培训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讲解、交流沟通能力。例如,我们六年级开展的“金牌讲师”讲题大赛和五年级开展的“我是小名师”讲题大赛以及在五六年级进行的《如何进行作业批改》、《讲题小能手》培训等活动 |
|||||||
|
结题报告 |
参考模板: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理论、实践等);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四、研究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及过程;五、研究结果与成效;六、存在问题及改进 |
|||||||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随着教育的改革,教育资源的优化,从而导致了城区学校、周边镇中心小学的班额人数越来越大,而如此庞大的班额也给老师的作业批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数学老师没有时间解决作业批改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对学生有效的辅导,以及作业完成质量的监督,从而让批改作业失去了它应有的重要的作用。 而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教学的一面镜子。而具有实效性的批改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以及培优辅差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及时补缺补漏,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样大班额、高强度、多元化教育的今天,对于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研究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2、提高批改作业效率,提高作业批改的实效性,进而促进学生写作业积极性,从而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研究内容
通过对批改作业现有的方式进行观察、调查、及时发现作业批改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课题研究提供假设前提。 2、分层次、分批次批改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3、学生合作、以优辅差批改作业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对相应的方案做进一步的调整。 4、探究实用有效的作业批改方式:从作业批改主体多元化、批改方式多样化、作业评价情感化方面研究课堂作业、书面作业等有效的批改方式。制定出既能减轻教师批改作业负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 (3)、主要研究方法:
4、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作业批改的新方法、新理念,了解国内外作业改革与评价的最新状况,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接纳运用相关理论,取其精华,探索新路。 5、对比实验法:在实验前期阶段,先在部分老师所带的的部分班级进行传统的作业方法的批改模式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再同时在其平行班推行作业批改的的新模式(如分层次进行批改,师徒结对批改),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实验成效的对比来确定和调整实验方案,然后在全校推广,并通过实验前后学生的整体反应及表现的对比,最后形成科学结论,在全镇、全县学校大班额班级进行推广。 四、研究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内容是学习相关资料,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做好分工,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对学校五六年级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摸底,搞清楚作业批改情况。接着,对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师生访谈,初步掌握我校五六年级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深入课后,通过抽查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深入了解数学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 (三)、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学习研究关于“数学作业批改的方法”、“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权威文献、经验材料,结合学校大班额实际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作业批改方法的探究。 2、研读权威理论及名师经验,借鉴其在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及方法的运用实践研究成果,再结合我校实际,建立分层次批改作业以及师徒结对批改模式。 (1)、以师徒结对大方式分组批改作业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为A、B、C三个组别,并选出8到10名学生由老师面批作业,A组学生作业由老师面批。其次,A组学生批改B组学生作业,纠错完成后,B组批改C组作业。最后由学习委员把作业全部收齐上交老师备查。 (2)开展“我是小名师”“金牌讲师”讲题大赛活动。 3、在实践研究中与教学中的作业批改同步跟进,同时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之间进行研讨、组织课题研究成效及其存在问题的交流研讨会议,在反复总结反思的同时,进一步广泛学习理论、借鉴优秀案例经验。 4、进行阶段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小结和有关反思、随笔。 5、建立有效评价机制。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对所研究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汇总相关资料,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予以完整的呈现。整理好相关资料并装入档案袋,迎接结题验收。 五、研究结果与成效 1、通过研究的实施,使我校大班额数学作业批改的实效性得到整体增强。 2、整体提升我校大班额班级数学作业批改的效率,批改中做到师生一对一,生生一对一,进而提高数学作业批改的质量。 3、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材料(初定为《增强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 我校由于在作业批改方面的研究较少,可借鉴的资源较少。因此,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例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不能及时纠错,无法做到作业批阅后能全部订正正确。加之,分层批改作业给优生增加了工作量,短期效果较好,时间长了就有倦怠情绪,从而导致敷衍塞则,批改质量下降。 为了改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多借鉴,取长补短;多学习,汲取优秀经验。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创设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并使作业批改和作业设计相结合,让教学激励和教学奖励机制相结合,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树立科学的作业观,发挥作业批改多层次、多元化的功能。 总之,本课题组在县教研部门的部署下,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虽然时间短,任务重,但由于我们认真准备,积极安排,扎实搞好课题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优化思路,完善制度,深化教研,使课题研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
参考文献 |
1、《浅谈小学生的作业批改》江晓林 2、《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之我见》新课程(教研) 3、《小学生数学作业批改的方法》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4、《在期待中求进步—让作业批改发挥实效》小学教学研究 5、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