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在战场上原本有个不错的机会

(2019-08-03 09:54:00)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娱乐

分类: 读书有感

1840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虽然英国远征军以压倒性的技术优势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并且一度逼近北京,然而,由于满清官僚体系的极度糜烂,习惯性的欺上瞒下,故而远在紫禁城里的道光皇帝得到的消息却是英军接连受挫,清军给予敌军巨大的杀伤,认为夷人战力不过尔尔,当然不可能同意英国政府提出的无理要求,在指示负责谈判的官员用拖延战术稳住英国人的同时,积极的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准备彻底完全的击败英军。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对战争久拖未决也相当不满,将以“商务监督”名义全权指挥的义律调回英国,以沉着冷静著称的爱尔兰人璞鼎查取而代之,同样展开积极的部署,于是乎鸦片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

璞鼎查认为,清朝北京政府的生命线是漕运,假如英国舰队能够占据长江下游,在京杭运河穿过长江之处将其彻底封锁,掐断北京的粮食通道,那么道光皇帝和清政府将不得不屈服,于是便命令远征军放弃广州,全军北上,此时,他手中的总兵力包括25艘海军战舰,14艘汽艇,9艘给养船,以及装载了一万多名步兵的数十艘运兵船。

英国远征军沿海北上,迅速攻占了厦门、舟山、宁波、镇海、镇江等地,并分兵驻守,璞鼎查的战略目标达成了,于是随着冬天的到来,他命令英军就地修整,在等待清朝政府态度转变的同时,继续从印度调派增援部队。

远征军停止进攻意味着清朝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于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调派军队入浙,准备用雷霆一击彻底将敌军击溃。

平心而论,从当时的战场态势来看,对于清军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1,            英国远征军的前进基地远在印度,而当时的战舰都还是帆船,航行速度受制于天气和季风,故而补给线拉的太长;

2,            英国远征军的总兵力,海陆军加起来不过12000多人,却不得不分别驻守在多地,兵力处于相对分散态势;

3,            英国舰队控制了沿海,但是广大的内地完全不受影响,清朝的增援部队和物资可以通行无碍的远至四川等省份调过来;

4,            镇江血战证明,虽然武器和战术有巨大的差距,但只要死战到底的话,还是能给英军造成相对程度的杀伤的;

5,            海战中英国远征军的优势是压倒性的,但陆战当中,虽然同样具有优势,悬殊没有海战那么大——清军的武器并不是只有大刀长矛,也有大炮火枪,只是质量较差而已;

6,            拜清朝大员们欺上瞒下所赐,清军上上下下普遍相信,英国人腿不能弯,上岸之后行动不便,故而信心爆棚,虽然看起来很可笑,但可以鼓舞士气;

然而,当道光皇帝把辛辛苦苦征集、调派的6万大军交到他的堂兄弟奕经手

中,由他全权负责指挥反攻之时,这唯一的、最好的机会便彻底完全的丧失掉了!

       这位老兄首先犯了轻敌的毛病,认为既然天朝大军云集,英军必然是不堪一击,还没开战已经开始准备庆祝胜利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非但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攻敌一点,而是兵分三路,水陆俱发,同时攻击宁波、镇海和舟山三地,再加上他胆小如鼠,竟然把大部分兵力留下来保护自己,结果造成攻击部队根本无法形成哪怕是局部的兵力优势。

       其次,攻击发动的时间不是听从军队指挥官的建议,而是通过求签卜卦来的“黄道吉日”,结果那天一直下着倾盆大雨,士兵们被泥泞的道路和江南冰冷的春雨折磨的要死,可想而知冲锋的时候的势头是怎样的。

       最后,担任主攻任务的川军因为方言的关系,与上级沟通出现严重失误,竟然让士兵不要带火绳枪!

       一连串的似乎是“偶然性”的失误、错误堆积在一起,让蓄谋已久的攻击变成一边倒的屠杀,唯一突破了英军防线的镇海战场,攻击部队悲哀的发现,竟然没有预备队投入来扩大优势,因为都去保护远在百里外的统帅了!

       假如清军能够在浙江的反击战中哪怕收复一座城市,即便不能改变战争的最终结局,但必然迫使英国在谈判桌上做出适当的让步——既然你不能打,那你还有个毛线的能力谈判啊!

       一个王朝腐朽没落到了极致,故而那些让后人看起来愚不可及的错误必然接踵而至,把偶然变成了必然,再好的机会也挽救不了它灭亡的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