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作为游牧民族,不但第一个完全彻底的征服了整个中国,而且将势力拓展到整个欧亚草原和南亚,建立起疆域空前庞大的帝国,故而在一般人的意识当中,蒙古人理所当然的是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中综合实力最强悍的。
然而,笔者以为,假如我们能够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话,便会发现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北方游牧民族中,实力最强的当属匈奴,蒙古只能排在第二位,至于突厥、鲜卑、室韦、契丹、女真等民族,差距过大,没有资格与匈奴和蒙古来比较。
在笔者开始全面阐述之前,先科普两个基本常识:第一,西起阿尔泰山、天山北麓,东至辽东的山林地带,南至长城一线,北到极地森林带,这片辽阔的草原,在游牧经济条件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极限在400万以内,而其本族的人口则更是远远小于这个数量。第二,草原上的部族分分合合,犹如过江之鲫,无论是匈奴还是蒙古,其崛起之时只是相对于其他民族或部落拥有较大的相对优势而已,弱势的部落见风使舵,随时随地可能背叛。
首先,我们来看看匈奴和蒙古崛起于草原、开始挑战中原王朝之时的综合实力。
游牧民族,由于生产力水平本身比较落后,科技、文化等领域没有什么含金量,所以拥有的疆域和人口就代表其实力。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表述,匈奴在汉初便已经控制了整个北方草原,而蒙古诸部聚集在成吉思汗的旗帜下发动对金朝的战役之时,其领地基本上就是现在的内外蒙古,并且还不是全部。
匈奴在冒顿单于在汉初与汉军的首次大规矩战役中,出动了40万骑兵,将汉高祖刘邦的32万军队困在白登山,反观蒙古,即便是在决定命运的野狐岭战役中,虽然倾巢而出,也不过十余万人,而在其后征讨欧亚大陆的历次战役中,一次性出动20万以上骑兵的,一次都没有,说明其本族的人口基数至少比匈奴少一半。
其次,匈奴和蒙古的对手强弱悬殊巨大。汉朝是个统一的强大国家,拥有广袤的疆域和3,4千万的人口,即便是如此,匈奴依然能够在持续了130多年的战争中的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主动。而蒙古的对手,无论是西夏、金、还是南宋,都是早已过了巅峰期的疲弱之国,既没有顽强作战的意志,也没有坚持到底的能力。至于中亚、俄罗斯和阿拉伯半岛上的那些国家,其实力连南宋都比不上——击败十个三流拳手,远不如跟金腰大战十个回合更能证明实力!
或许有人会说,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强,诸如什么成吉思汗战法、蒙古马的特性、复合弓的厉害等等,不是匈奴军队的数量所能比拟的。
所谓成吉思汗战法,不过是骑兵为绝对主力的游牧民族军队的正常打法而已,他们千百年来是这样围猎野兽的,也是这样打仗的。
蒙古马的特性本身就是西方人的总结,与匈奴人所骑的战马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复合弓也是同样的道理。
最后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蒙古人之所以能横扫欧亚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其军队战斗力有多高,而是恰好处于欧亚大帝国的衰落期:在亚洲东部,中原王朝从统一的强大国家唐,变成了大大小小割据势力此起彼伏的混乱之地,到蒙古人起兵时仍然分成四个截然不同、相互敌对的国家;中亚和西亚,同样处于伊斯兰帝国衰落后的分裂状态;东欧草原和俄罗斯公国,在当时属于偏远落后地区,不但生产力落后,人口也非常少,完全没有机会组织起同样规模的军队。
蒙古人的所谓强大,实际上是一种结果倒推原因的既定思维方式,而匈奴的强大则是经得起推敲的客观事实。
假如以汉朝兵峰之盛,与成吉思汗的蒙古对攻的话,三两次战役便能将其彻底消灭——要知道,汉武帝时代,汉军屡次出击匈奴,合计斩首十多万,以蒙古的人口基数,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