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并不是基督教信仰的结果
(2019-07-27 10:56:27)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时尚 |
分类: 时评杂谈 |
在咱们国家,有种普遍性的错误观点,即认为“保护女性、尊重女性,并给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的观念是基督教信仰带来的结果,理据是上述观念是从近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传播过来的,而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属于基督教国家。
不过,通过笔者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得到的是截然相反的结论:不错,女性地位的提高的的确确是从近现代西方开始的,但其历史根源却跟基督教信仰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是以下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日耳曼部落尊重女性文化的影响。
其实在整个西方的古代文明史当中,女性的社会一直都在非常低,例如,在古希腊城邦时代,女性被认为是整个家庭的附庸,是没有权力拥有、继承任何财产的。基督教诞生之后的漫长历史时期,更是将女性的歧视发展到新的高度——夏娃(女性)之所以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为了消除亚当(男性)的寂寞和无聊,还得承担造成亚当堕落的罪名,随后中世纪的猎巫更是掀起了一波迫害女性的高潮。
罗马帝国后期,来自北欧的日耳曼部落开始崛起,这些部落由于生产力落后,想对比较原始的生产方式需要女性的全力参与,而不是纯粹的从属地位,故而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形成了尊重女性的传统。随着罗马帝国力量的衰落,日耳曼部落纷纷南下,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王国:法兰克、勃艮第等等,从而把自己的风俗习惯带到整个西欧,从而催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贵族骑士文化,其中,就包含了对女性的保护和尊重。
第二,人类生产技术发展的深刻影响。
农耕文明出现的采集时代,女性的收获稳定且多于男性,故而享有同等的地位,后来农业革命的到来,让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繁重的体量劳动导致女性退出生产活动,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家庭内部,从事生育、抚养和教育,以及家务劳动,自然而然的退居从属地位。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的急剧发展迫切的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最初发展起来的纺织工业更是需要女性职工,于是乎能得到工作和薪水的女性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人类文明的传承依赖于教育,现代化大生产对工人的素质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文明的复杂也需要作为个体的人来适应,这些都只有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女性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教育,提高自身的认知,必然会竭尽所能的争取应得的权利。例如,即便是在美国,妇女在1920年以前都没有投票权的!
第四,生育文化和观念的改变。
城市文明的不断演进是以农耕文明时代的村庄的衰落为代价的,从而将维系乡村生活的家庭、家族、宗族、村社等观念彻底的碎片化到最终摧毁,与此同时,传宗接代、继承家族的姓氏等等事实上将女性当成生育工具的观念自然而然的被摒弃了。
综上所述,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与基督教信仰之间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反倒是在《圣经》中,赤裸裸的歧视:
“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地顺服。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只要沉静。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