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灭亡前夕,曾经有过一次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2019-07-26 07:49:26)
标签:

教育

军事

历史

情感

文化

分类: 读书有感

1259811日,蒙哥大汗蒙哥因为在四川合州城外的钓鱼台被守军的投石机击中,伤势过重而死,为了发丧,蒙古军队停止攻击行动,全军后撤,随后便陷入了严重的内乱之中,即忽必烈和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继承权的战争。彼时彼刻,虽然大理(云南)已经被蒙古征服,四川部分被蒙古占领,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要地襄阳还牢牢的控制在南宋手中,长江下游的扬州、高邮等地直到淮水,蒙古军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忽必烈在成功夺取汗位并再次全面发动讨伐南宋的战争之前,给南宋留下了将近十年的喘息时间(1268年秋天,蒙古军队开始包围襄阳),假如南宋朝廷能把握住这唯一的机会,积极主动的采取以下措施,还是有机会将防线向北推进到淮河流域,从而达到战略上的均衡态势。

第一,东线的李庭芝部队,在山东李发起对蒙古人的叛乱之时,在通过海路不断输送军械、粮秣的同时,派出大军,以海陆并进的态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完全接受、控制李进献过来的涟海三城的同时,消除其后顾之忧,促使其能够全力以赴的对付忽必烈派出的讨伐军。实际上,忽必烈由于把主力骑兵派去对付阿里不哥,讨伐部队从指挥官到普通士兵,清一色的汉人,双方之间的战斗力差距主要是数量上的。一旦李能全力以赴,讨伐军却要分兵对付南宋军队,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第二,中线驻防庐州部队,以水军为主力,沿巢湖水系向北、向西推进,沿河道建立山水寨,进行军屯。同时在江南由官府征募、运送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到上述地区开垦荒地,给予其土地所有权和5-10年免赋税的优惠,同时免费提供开垦土地是的农具和种子等物资。淮河与长江之间,由于持续百余年的战争,将原本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的耕作区变成了无人区,要想在当地维持长期的军事存在而后勤不崩溃,充实人口是必须的。十余年的时间,完全有可能与东线的防区连成一体,同时在人口和粮食上给军队以足够的支撑。

第三,西线的襄阳,在加固城防的同时,必须将防线向汉水上游推进,以便在未来的战争中最大限度的迟滞、削弱敌军的攻击部队,同时派出少量水军不断的进行袭扰。要知道,忽必烈的封地在陕西,在其苦心经营之下,已经是牢固的大本营,正面攻击是没有任何胜算的,只能以积极主动的防御为主。

可惜的是,南宋朝廷上下始终弥漫着一种盲目的迷信,认为自己能再次将蒙古拖死,故而在战略上采取的是固步自封、龟缩不前的消极防御态势,希望能重演此前的拖死辽朝和金朝局面。殊不知,广袤的北方草原,宛如一个巨大的“蛊场”,脱颖而出的只能是更强的蛊虫,越来越毒。

       南宋其实就像游戏星际争霸中的虫族,数量上庞大、出兵快,经得起消耗,持续不断的进攻,跟对手拼消耗,才是正确的策略,“拖字诀”,受益的是神族型的蒙古,而不是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