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是预言,而是玩笑!
(2018-11-07 18:35:54)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娱乐 |
分类: 读书有感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一脍炙人口的“精准”预言出自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如下:“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这句预言的意思是:即便楚国只剩到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
楚国的王族姓芈(mi),相信去年看过热播的历史剧《芈月传》的都知道怎么念,本支为熊氏,又分为昭、屈、景三氏,这里的三户,是指三族,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三户人家。
在“亡秦必楚”这一历史事件上,预言得到了准确的验证,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首先,最早在大泽乡率众起义的陈胜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叫“张楚”;其次,率江东子弟渡江,成为抗秦主力的项羽也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叫“西楚”,项羽更是自号“西楚霸王”。最后,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也是楚人。
我相信很多喜欢读史书的人会发现,中国史书上的预言准确率特别的高,排名第一的当然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第二名当之无愧是涉及到清朝灭亡的“叶赫那拉氏的诅咒”,细节就不再说了,因为两者的个中缘由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预言是《史记》中记载的,而《史记》成书是在汉代武帝朝,对着前面的历史来编写预言,要是还写不准,还能混吗?假如读者怀疑我的这种论断,大可以翻阅史籍,尤其是关于楚国的,看看在《史记》成书之前,有没有关于楚南公说过这句话的任何记载,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行。
同样的道理,所谓“叶赫那拉氏诅咒”是清朝灭亡后才出现,而不是反过来,先有诅咒,后灭亡。
道德家、文学家来编写历史,不但要让后世人明白天理昭昭的道理,还时不时的会跟读者开个玩笑,于是乎,精准的预言便产生了,要是当真的话,那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