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48

(2023-12-26 14:25:19)

一百四十八、读《超然台记》宋文    苏轼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洁其庭宇,伐安癸、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茸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望穆,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威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潍水,慨然大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洽瀹脱栗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外也。

 

是记先发超然之意,然后入事。其叙事处,忽及四方之形胜,忽入四时之佳景,俯仰情深,而趋归之一乐,真能超然物外者矣。

 

2、拙感孔见

超然之态,实际是人生观的事。坡仙此记便先叙人生的福祸美恶,孰取孰应,得出:人生的一切事物,都有可欣赏处,有可欣赏处,就有可乐观处,我为什么不乐观相对呢?

然后转入由杭州调任山东密州,人以为高就低处,他还是很快乐,修园洁庭,翻新古台,公事之余,携友登台,诗酒相娱。一年后竟白发转黑了。

坡仙真值得佩服,他在困境中总有超然而处之态,此记是这样,想起他那首著名的《定风波》词,“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风雨笑平生。”正是他一生生活态度的写照。

 

3、感事学吟 -读《超然台记》

何计得超然,容身物外翩。

钱塘辞越俗,潍水悦齐天。

台旧依城葺,友新携酒联。

登临环古迹,桓吕早云烟。

2023-12-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