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114
(2023-11-17 15:27:17)
一一四、读《箕子碑》唐宋文
1、部分原文及二吴之评。
(原文宋体,二吴之评楷体)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聩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为民也。率是大道,藂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磊人欤?
於虖!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 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前立三柱,真如天外三峰,卓然峭峙。於虖以下,忽然换笔,一往更有深情。
2、拙感孔见
箕子之事,柳公先扬后问,隐隐有不同之见。继绝世,还是顺新朝,是所有末代臣子的共同难题。挽狂澜于既倒,文人溢美之词而已。商纣王的统治,已是积重难返,虽如柳公所言,当时: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箕子纵然不法授圣(献尚书于周武王),化及民(封于朝鲜,教化其民),果能挽纣虐于既倒?
中山先生有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从时代潮流是正理。
3、感事学吟 -读《箕子碑》
一木扶宫厦,挽澜谋圣名。
文人词藻好,世象岂容情。
载覆孔丘阐,水舟黔首赢。
生民终最重,荡荡史流泓。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