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不合群的孩子

(2019-09-23 08:53:35)
分类: 园所新闻

如何面对不合群的孩子

要: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兴趣,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每个班里总会出现个别孩子不合群,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兴趣,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不愿与别人交往,这种行为如果不及时改善会影响到孩子将来对社会大环境的适应。文章针对班里出现的个别不合群现象进行原因、策略的探讨,希望对改进幼儿园存在不合群现象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不合群;社会性行为

一、不合群的孩子——张小

    张小雨是一个很帅气的小男孩,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很是可爱。外人看来他跟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可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整天让我们头疼,他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从来不跟任何小朋友在一起交流玩耍。每天都像鬼子进村一样把教室的东西弄的乱七八糟,并且拿笔到处乱画,不管是老师上课、排练早操、还是户外游戏,他从来都不参与,从来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能够坐在那里认真听讲或认真做操和游戏。我们总是要求他,可不到两分钟他就又走掉回到他的世界里了。教室里的任何一件物品都会是他的玩具,并且一玩就爱不释手。比如铅笔、磁铁、弹珠、乒乓球、皮筋、纸粘土……

二、行为判断

从具体的行为来看,幼儿的不合群行为比较明显的有两种,一种是孩子胆小、退缩而不敢与他人进行交往;另一种就是对别人的行为、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参与意识不强,我行我素、集体意识淡薄。张小雨的行为属于后者。张小雨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缺乏集体观念,对老师发起的集体行为视而不见,长期下去会得到更多的负面回应,其他幼儿会对其产生排斥态度和行为。而且,对接下来的小学生活的适应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原因分析

通过对张小雨的长期观察,发现张小雨的不合群行为与自身的气质类别、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是造成该幼儿不合群行为的根源。

1.幼儿自身因素

根据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3~6 岁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特点,年龄越小自我中心特点越明显。这时的儿童遇到问题首先考虑的是“我要……”“这是我的”,往往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于喜爱的玩具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分享,而且很少注意别人的情绪表现,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和帮助,移情能力较差。

2.家庭教育方式

张小雨的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管理教育孩子,张小雨在家处于自由放任状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使得孩子缺乏纪律约束,没有形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意识,孩子也缺乏与别人沟通交流的意识,遇到冲突以“我”为中心。同时,父母也没有教给张小雨如何与别人交往,遇到冲突如何通过协商、妥协处理冲突的方法。当孩子遇到交往困难时缺乏交往的基本技能,不会商量不会谦让,往往使人际交往不欢而散,时间长了孩子就对人际交往产生了排斥心理,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3.幼儿园教育

通过对张小雨小带班老师的谈话了解到,张小雨刚来幼儿园时虽然与其他孩子交往不积极,但是,对于老师发出的活动指令还是有回应的。幼儿园集体活动比较多,再加上班额比较大,老师们很难只关注某一个幼儿,特别是在集体活动时,出于集体管理的目的大部分老师会对违反纪律的孩子提出批评,时间长了其他孩子都会把这个孩子定格为“捣蛋孩儿”,而不愿意与这个孩子玩。因此,张小雨的不合群行为与幼儿园教育环境和教师行为有一定关系。

四、教育策略与建议

幼儿园是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专门机构,除了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外还担负着对孩子不良行为与习惯进行纠正的任务,考虑到造成其不合群行为的原因,提出以下教育策略与建议:

1.引导家长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父母对待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怎样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待别人的态度和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父母对教养孩子也应该有新的认识,教养孩子不能只满足孩子在生理上的需要,吃好穿好,同时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给孩子玩伴,让孩子玩好,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理学研究表面,3-6岁是亲子关系向同伴关系过渡的重要时期,此时幼儿有了明显的与他人玩的需要和愿望,如果引导得当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人际交往态度与行为。因此,父母要重视幼儿阶段孩子的发展。具体从三方面做起,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人际交往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做到相互关爱、互帮互助,使家庭充满温暖,使孩子在融洽、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中学会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同情别人;其次,要为孩子开拓人际交往空间,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以一颗理性、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交往中出现的冲突现象;再次,要交给孩子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并给孩子独立处理人际冲突的机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人际交往的快乐,获得自身的发展。

2.从兴趣入手,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掌握进行人际关系

幼儿园的活动比较多样化,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个体差异,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和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幼儿掌握人际关系技能。面对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方式进行改善。而对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则要考虑幼儿自身发展水平及行为特点进行个别性教育指导,如选择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利用游戏中的规则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束缚,当幼儿有进步时及时鼓励表扬,塑造幼儿良好的社交行为。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人际交往需要把常用的人际交往技能通过恰当的方式如绘本、游戏、进餐活动等教给幼儿,教幼儿在交往中如何友好协商。如,见到同伴要主动打招呼“你好”;适当时候会用协商语言“给我看好吗”;给别人带来了不便应该说“对不起”等。

3.给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和机会

与家庭不同,幼儿园是集体环境,是幼儿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幼儿交往能力是在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的。作为幼儿园教师要给孩子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机会,关注个别幼儿的不合群现象,创设恰当的环境,鼓励其与别人的交往,在适宜的时候提供及时的帮助,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信心,形成幼儿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促进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

如何面对不合群的孩子

   李道玲名师工作室2019届省名师培养对象                                                    个人简介

孙姣红,中小学一级教师,中国党员。河南省名师培育对象、省、市级骨干教师、平顶山市优秀教师、平顶山市教育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平顶山市优秀班主任,平顶山市王立新名师工作室成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