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小妙招——培养孩子自主如厕的好习惯

分类: 园所新闻 |
如厕小妙招——培养孩子自主如厕的好习惯
平顶山市平东幼儿园 毛晓燕
如厕,通常来说就是大小便排泄,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理需要,也是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一项重要的活动环节,能反映一个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因此,早期对幼儿进行如厕能力的培训,有益于增进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然而,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如厕排便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诸多问题,如:憋尿、拉裤子、便秘等,很多家长朋友也在为这个问题担心,大部分家长都千叮咛、万嘱咐老师,要按时提醒孩子大小便。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中指出: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而如厕能力的养成则是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幼儿的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那么如果孩子到了3、4岁还不懂得如何上厕所,经常拉裤子、尿裤子,尤其是早龄入园的孩子,会感到非常羞耻,同时还要面临被排斥和嘲笑的压力。所以如果孩子到了年龄还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但会给大人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社交以及自尊等都会受到伤害。那么,如何让孩子开心快乐、自主如厕呢?
妙招一:认识马桶,对入厕不再陌生
有机会带着宝宝去卫生间认识一下马桶吧。他们会很喜欢水流哗啦啦的声音,并且想要动手自己摁一摁,这时候就可以趁机介绍一下上厕所的一些小常识,比如为什么要上厕所,有哪些步骤,上完厕所要怎么做。即使他们只知道最后摁的那一下很好玩,也是有利于将来自主如厕。
妙招二:巧设神器,让宝宝爱上如厕
让宝宝自主如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为他选购可爱有趣的坐便器,可以先把坐便器放在宝宝的房间或游戏间,让他知道这个坐便器是属于他的。待宝宝已经了解坐便器是属于他的后,可以把儿童坐便器放到卫生间里,和成人坐便器放在一起,让宝宝将坐便器和如厕联系在一起。待宝宝熟悉坐便器后,可以尽快进入如厕训练。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增强宝宝的感知。比如,让宝宝喜欢的娃娃坐在坐便器上,陪宝宝和它玩“嗯嗯”和“嘘嘘”游戏,这样可以让如厕训练变得更有趣。也可在他晨起后、洗澡前、入睡前以及他有表达如厕需求时,让他在坐便器上尝试“嗯嗯”“嘘嘘”一下。无论宝宝是真的在坐便器上排尿或者排便了,还是只是坐上去几秒钟又站起来,都要鼓励他、表扬他。也可购买颜色鲜艳的“坐便辅助器”,孩子刚开始学坐马桶上时,家长可以在一旁陪他说说话、唱唱儿歌,可以让他放松心情。再继而逐渐过渡为稍微离开一下,在渐渐的加长离开的时间,最后逐渐可以使宝宝能够自己如厕。
妙招三:巧立榜样,在模仿中掌握如厕技能
宝宝往往对家人的卫生间活动很感兴趣。有时是有必要让宝宝看看父母是怎样如厕的。宝宝小时候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看到大人怎样如厕,看到大人大小便以及便后洗手,他们也会像妈妈爸爸那样做同样的事情。这期间妈妈应该向女儿展示正确的如厕方法,而爸爸应该向儿子展示正确的如厕方法,宝宝在模仿中自然而然习得如厕技能。
妙招四:正面引导,肯定点滴进步
在如厕的过程中,孩子的每一次小进步,家长要给予孩子拥抱、口头表扬,也可准备一些小贴纸,每次宝宝能成功的自主如厕,就奖励给她一枚贴纸,让孩子为自己能够因自主如厕感到自豪,有动力继续下去,也可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如果遇到孩子没能控制住自己大小便的情况,家长也要坦然处之,温和地告诉孩子:“放轻松,慢慢来,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尤其是孩子尿裤子、拉裤子,千万不要批评责骂孩子,尤其是大声斥责孩子,会伤害孩子自尊,负面强化孩子尿裤子的不安情绪,应该淡化并安慰孩子,爸妈小时候尿过裤子,让孩子意识到尿裤子很正常,以免让孩子对如厕产生恐惧。
妙招五:穿结构简单的衣服,让如厕更轻松
现在孩子的衣服款式多样,而结构简单、容易穿脱的款式是最适合正在学习如厕的孩子穿着的。其中,带松紧的裤装最受孩子的欢迎。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卡通可爱图案的小内裤或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内裤。这样会让宝宝很珍惜小内裤,穿上后舍不得让小内裤弄脏,从而有便意的时候主动去厕所,也会在如厕后因为穿着喜爱的衣裤而去细心整理!这些衣服可以让孩子轻松掌握独立穿脱裤子的技巧,使他们感到这并不是难事,进而产生独立做事的成就感。
妙招六:及时提醒
注意观察孩子大小便的信号,及时给予回应。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有便意的时候会全身发抖一下,或者会突然哼唧哼唧,或者会大腿夹的很紧,有便意时,每个孩子反应不一样,家长及时发现,把握规律,一旦发现有前兆,家长要立刻提醒她去厕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有便意就如厕的习惯。
家长还要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大小便场合。三岁以上的宝宝,家长要给孩子固定的大小便的地点并准备合适的马桶,出门前,家长要事先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大小便,以免外出找不到厕所。如果在外出的时候孩子急于大小便,家长需要提醒孩子适当忍耐一下,尽量找到公共厕所去如厕。已有研究表明:孩子从小当着众人的面过于随意的大小便,不利于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培养。
妙招七:妙用小游戏
游戏是孩子学习最好的途径,因此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游戏,在游戏情景和模拟中让孩子慢慢熟悉如厕流程,掌握入厕技能。
小布偶如厕——小布偶是孩子较为喜欢的玩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小布偶上厕所的游戏”,并用儿歌的方法帮助布偶擦屁股(卫生纸,手里拿,折好纸巾蹲下来。从下往上擦一擦,
妙招八:小标记,大用途
很多家长反应幼儿使用手纸时不知道用多少,往往有浪费的现象,家长可以借用小标记帮助孩子解决浪费手纸的现象,在手纸盒下方粘贴两条长短不同的红线和绿线,告诉幼儿小便的用纸量参照绿线,大便的用纸量参照红线,这样让幼儿在用纸时有了参照,同时也避免了幼儿浪费纸张的现象。
妙招九:妙用小故事
幼儿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并喜欢将自己化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巧妙运用小故事引导幼儿自主如厕。在《阿波林的小世界》系列中的《把尿尿》和《噼里啪啦系列》中的《我要拉》,前一本书,可帮助孩子愿意坐小马桶,后一本书则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的了解到上厕所的步骤和顺序。也可设计一些短小的故事,如《如厕我不怕》、《我会提裤子》、等,家长运用手偶和播放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幼儿,等孩子观看后,进行情景角色展示,让幼儿通过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观看表演等教会幼儿不随地大小便,便后要冲干净、洗手,有便意了要告知家长或老师。利用闲暇时间给幼儿播放如厕小故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自主如厕的技能。
妙招十:妙用小儿歌
巧用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和孩子模拟练习边说边做,轻松习得如厕技能。如:“小便歌”:女孩来小便,走到便池前,两腿分开站,裤腰往下拉,脱至膝盖前,慢慢蹲下去。男孩要小便,站到便池前,两腿分开站,裤子往下脱,对着池中来。“提裤子”:小手变成大嘴巴,抓住裤腰往上拉。裤缝对着小肚脐,一层一层往上提。先里后外不着急,两边也要提整齐。宝宝不露小肚皮,裤子提好真神气。“擦屁股”:卫生纸手中拿,从前往后轻轻擦,折一折再擦擦,干干净净舒服啦。“冲厕所”:小朋友讲卫生,大小便后冲一冲。轻轻按下水龙头,水儿哗哗往外流。厕所干净没味道,健康卫生好宝宝。
妙招十一:选择适当的季节
学习训练孩子如厕最好在夏季进行。因为这个季节宝宝穿的少,换洗方便,即使弄湿也好处理,也不必担心着凉。如果宝宝成长到训练最佳时机刚好进入凉爽季节,只要您方法得当富有妙趣,也未尝不可。
孩子自主如厕这件事儿,看似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可是对于孩子长大以后自制和自律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在《幼儿自主如厕的实践与研究》中表明:入厕能力强的幼儿在其他自理能力如穿衣库、吃饭等方面表现也很出色。家长朋友们请不要纵容孩子随地大小便或者包办孩子便后擦屁股、提裤子等事宜,让孩子自立、自尊,从让孩子自主如厕开始培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