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元之过
(2022-10-03 17:14:56)华元之过
郑殿兴
这儿说的华元,是当年宋国那个被自己车夫送入敌阵被俘的华元,是由此留下“各自为政”成语的华元……唉!就因此错、此误,华元不想青史“留名”,都不成了。
《左传·宣公二年》载: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大将华元、乐吕率兵迎战。为鼓舞士气,开战前,华元杀羊犒赏士兵……可他的战车“司机”——车夫羊斟,却一嘴没吃上。堂堂的主帅车夫羊斟,忒郁闷、忒羞愧了,报复心,竟随之顿起了:翌日,那一时那一刻,双方还没布好阵,羊斟竟挥鞭催马,把坐着主帅的战车赶到了郑军阵地,且恨恨地对主帅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意思是,前日不让我吃羊肉,你作主;今日打仗,我作主。华元,立马儿被俘了,宋军惨败了:副帅乐吕战死,被俘250人,对方缴获战车460辆——战死的100个士兵,被割去了耳朵……
后续故事,就更可笑、可悲了:宋国用兵车100辆、马匹400赎华元时,刚送去一半,华元乘机逃回来了。华元和羊斟见面时,竟是这样一番对话:“是你的马,不听使唤才这样的吧?”羊斟闻之,一点不领情、不遮掩、不含乎:“不是马,是人。”说完,才逃之大吉。
“各自为政”成语,在此背景下产生了。
不用说,“羊斟惭羹”之羊斟,忒小人了:就因没吃上羊肉汤,就让国家如此受损,就让众兵如此赔命……然而,换个角度想一想,让如此人品低劣者当主帅“司机”,主帅不能说没责任吧?负责选人的有关部门、有关官员的不负责,就更无法抹掉了。所以,要怪、要骂,首先要怪用人失察、要骂用人不当。同是车夫,北宋宰相王旦的车夫服役期满向他告辞时,王旦竟不认识——直至车夫一转身,看了背影才叫出他名字。为啥?就因平时王旦平时看到的,都是车夫背影,没见容貌……王旦很动情,当即赏赐了他。这位车夫,用今天的词儿说,就是尽职尽责驾车,兢兢业业做事……如此品德车夫,才是考察认真、用人得当的范例。
华元,不单用人失察,分肉汤也确有些失当。车夫驾着战车上战场,虽非挥戈上阵直接杀敌,可风险也很大、极大——没功劳,也有苦劳,吃碗羊肉汤不过分;他没吃上,有些情绪、不满,也可以理解。即便,战前华元没让自己“司机”吃羊肉,是无心之过,但造成如此因小失大后果,倘仍说一面理,就不是事儿了!说句倒霉的话,羊斟就是没将华元拉入敌阵,来个“翻车”之类的车祸,也够华元喝一壶了。
华元,不仅用人失察、分肉“不公”,还有、更有的,是脑子有病且病得还不轻。华元逃回后,对羊斟不问责,给他“找台阶”儿(当然,也是给自个儿找脸面),引其将责任推到马身上。谁料,人家当面怼他“不是马,是人”……唉!华元啪啪被打脸,让人不能不下此断语了:如此低能、如此诿过,才是华元过错之要!华元作为统帅,真真是德不配位、才不配位、能不配位了——无论怎么说,也属平庸之辈了!先前的用人失察、分肉不妥,无疑是平庸之辈的必然表现了。
唐朝周昙有诗云:“昔日羊斟曾不预,今朝为政事如何?”是呀,不单唐朝,历朝、历代——任何时代的“为政”都要汲取教训,注意减少、避免“庸人多福”即华元那样低能、诿过的平庸之辈占位;再就是,精选属下、关心属下,既不放纵、溺爱,亦不轻视、虐待,对属下理性、公正待之才好。要不然,指不定出啥事儿。当年,张飞一心为关羽报仇,不顾实情命属下“三天造出上万白盔、白甲”,否则……结果呢,自己的脑袋先让属下(范疆、张达)咔嚓了——比“羊斟惭羹”后果,严重百倍、千倍、万倍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