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坚持问题导向”导致的严重问题——从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溺亡”谈起
(2020-10-27 16:02:11)
不“坚持问题导向”导致的严重问题
郑殿兴
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的“溺亡”,迅即引来了舆论广泛关注!对此,我想说的话,很多、很多……譬如,有些“鄙夷”其自杀,譬如……但我最最想说的,是这句话:毛洪涛的“溺亡”……成都大学的主管部门或主管机关,绝对脱不了干系!倘说的再具体、明确些,只能不嫌绕嘴这样来说了:是他们不“突出问题导向”(2016年4月7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指导“两学一做”为何特别强调“问题导向”》)、不坚持问题导向导致的严重问题——至少是,很有、大有如此问题之嫌了。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为鲜明的特征,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指南,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各级党政机关、党组织,都要直面矛盾和问题,都要把问题作为定政策、作决策的起点,都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上。当然,强调“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决非把不是问题硬说成是问题,而是坚持实事求是,成绩该肯定就肯定,问题是问题就是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啃硬骨头,切实解决好实际问题,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永远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破除了教条主义问题,将革命大步推向前进了;邓小平等改革开放思想,打破了“左”的僵局,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腐败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问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越发强起来了。
在“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上出问题,往往是大问题、大危害。苏共、苏联的亡党、亡国,就因那儿的领导者不“坚持问题导向”,不愿意自我革命、不愿意改革创新,极力掩盖腐败、特权等问题,极力打压反映、抗争问题的志者……所以终局是,你不“导”,你就得“倒”——苏共、苏联一块儿稀里哗啦全“倒”了。今年初,湖北一些党政官员,就因不“坚持问题导向”,在新冠病毒肆虐之时,仍“把维权、颂政放在首位……甚至为掩盖真相打压反映实情、发出警声呼喊声的同志”(段柄仁会长语),所以结果是,你不“导”,你就得“倒”——党和人民让你们这些“另类病毒官本位”(段柄仁会长语)中毒严重者,都“倒”了。
做完、做好如此“铺垫”,再回到毛洪涛“溺亡”问题,就比较清晰、清楚了:甭说大学党委书记“溺亡”了,一所大学六年连换三任书记一件事,就很耐人寻味、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吧?主管部门或主管机关为啥走马灯式换书记?校长王清远一直“岿然不动”,是正义、光明使然,还是别有原因?“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众多主管部门或主管机关的主管者,在这个问题的“导向”上,如何评价?应负啥责?古语云,“一日三省吾身”,你们,至少也该“三日一省吾身”吧?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怎么老是“壁上观”?怎么老是把问题拖成大问题呢?
其实,我知道,我清楚,我的话不一定到位——有些时候、有的地方的“水深”,超乎了常人们想象。当年,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不得不到领事馆去“避难”……那时的重庆市委、市政府,还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格吗?今天,在当地已经派出专案调查组的情况下,仍有人疾呼中纪委派员出面调查此事……人们为啥这样?不好说这是挑事儿吧?不能说这是无事生非吧?
“毕生经世济民,却未能济己;半世孜孜以求,仍不敌‘窠臼’”的毛书记,命运会如何?有人担心他“被抑郁”,有人担心“不了了之”……但我,却依然坚信、坚信、坚信:这事儿,一定会,一定会弄清真相水落石出的,一定会得出经验教训的!咱可都知道,都不会忘记:李文亮医生的“被传谣”“被训诫”,是“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的中央调查组,为他还了清白,最终烈士了、先进了。
当然,事情也可能“大翻塘”。“能连连赶走书记的校长,一定是一个好校长”——甭管这话是正话反说,还是正话正说,反正有这么一说,就有这么一种可能!但如此结论,须经得起实践检验,倘前“定”(即定案)后“翻”(翻案)了,成政治笑话了,就没意思了。
但有一点,我还得说、必须说:无论谁是、谁非,谁好、谁坏,主管部门或主管机关……不“突出问题导向”、不坚持问题导向导致的严重问题之责任,都绝对跑不了、抹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