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别忘了“怪自己”——为陈鲁民的“有点怪”作点儿补充

(2019-02-10 15:51:01)

 

千万别忘了“怪自己”!

——为陈鲁民的“有点怪”作点儿补充

 

郑殿兴

 

一看到陈鲁民先生的雄文,不!不!!应该是一看到陈鲁民会长(陈先生既是河南省杂文学会会长,又是中国写作学会杂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的雄文——《鲁迅文学奖没杂文,这事有点怪》(2018年第4期《徐州杂文》),立马儿就拜读了,立马儿就思考了:对陈会长的“有点怪”,我不敢说怪错了,却敢说他怪的有遗漏、有缺憾、有不足……所以,便斗胆进上了这一言:您千万、千万别忘了“怪自己”!

“怪自己”,当然不是怪陈鲁民会长自己(但如有一丝丝、一点点儿……怪,亦非不可以)。“怪自己”,是简称——全称(之首、之一)便是“怪自己的组织”即怪原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工作不力。

“鲁迅文学奖没杂文”或者说“少杂文”,是老问题了。在陈会长发出“有点怪”之前,有人早就愤愤然过!然而,原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对此做了些啥?或许,有个别会长向有关部门提过此事——也就是“管凉不管酸”“有一搭无一搭”的念叨、念叨吧?

人家怎么会理你,又怎么能够有成效?

怎么改变工作不力,让工作有力起来?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的“联谊”功能,先得用满、用足啊!譬如,“联谊”各省市杂文学会和杂文名家、大家,“联名上书”中国作协、中央宣传部,提出诸如包括杂文获奖“不少于散文、杂文奖类的一半”的“硬指标”!提出……

一听“联名上书”,有人“劣根”立显了,肝儿立马儿颤上了……嗨!这是郑重地提出合理的建议、意见,又不是“联名”反党、反社会主义,颤啥颤呀?有道是做贼心虚——您没做贼,干嘛冒虚汗呢?

怎么改变工作不力,让工作有力起来?拿出点儿让人刮目相看的业绩,更是不能少的呀!譬如,把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发起、举办的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办瓷实,把获“金奖”的那些当当响的杂文作品亮出来,让瞧不起杂文的大人先生们也开开眼、长长见识呀!可是很糟糕,愣让梁衡先生那篇硬伤明显的劣质杂文“梁报告”(《为什么不能用诗作报告》)得了金奖且打头——杂文评比如此“杂文”,只能让人家偷着乐了:嘻!还不如我们呢。

陈鲁民先生说鲁迅文学奖评委“没一个是搞杂文的”,“‘得票多少’的评选看似公正,其实里边大有文章可做。”这话,没错儿,绝对没错儿——任何评选包括做任何事都可能、可以“大有文章可做”!首届“鲁迅杂文奖”的评委,倒多是搞杂文、懂杂文的(包括《北京杂文》主编在那个著名的“编者的话”里讥刺的“羊羔体”及其作者……),可那又怎样?在“官本位”或其它什么“病毒”腐蚀了杂文评委头脑后,不照样出了“梁报告”——比“羊羔体”“梨花体”更丑的丑文、丑闻嘛!

怎么改变工作不力,让工作有力起来?在杂文理论上有所建树才是啊!当年,刘甲先生为推销自己的“新基调”,出书、研讨、著文……可是没少卖老力气。但“新基调”究竟是个啥调调?导向错误,还是导向正确?对这个问题——大问题,总是漠然态度、闪在一边决说不上对头吧?可事实,只见“两哨”人马反复辩驳、攻伐,却未见原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的应有动作——“壁上观”实在不宜继续下去了,才喝令刘甲们偃旗息鼓……

几十年来,学会联谊会、杂文学会没少开研讨会——多是所谓的“作品研讨会”。针对“新基调”的专题理论研讨,为啥一直不组织、不开展、不进行呢?将重大的理论、学术问题放一边,只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在杯水业绩上陶醉……唉!没有远虑,必有近忧,“非法门”一发生,立马儿就“降级换代”了——“静气”,都跑哪儿去了?

原杂文学会联谊会的这付“尊容”,谁会看得上?谁会瞧得起?又怎么会让杂文在“鲁迅文学奖”上有堂堂正正一席呢?

“怪自己”,不单是“怪自己的组织”,还要“怪自己的队伍”——杂文队伍有点儿“杂”,谁也无法否认吧?

有的杂文家——自然是杂文名家、大家,发出的竟然是“杂音”、是“虚无”——对共产党、对毛泽东、对鲁迅、对革命英雄人物,肆意泼污、否定!有的人,对这类政治问题不是批评、引导,而是鼓励、支持。譬如,对那些将鲁迅与胡适“扯平”的“贬鲁抬胡”谬说,姜胜群先生不就勇当起今日杂坛“衍太太”,要人们以“独立思考”去“尊重”吗?

更有甚者,杂文队伍里的名流鄢烈山先生,得过“鲁迅文学奖”的名家鄢烈山先生,竟高喊“两千多年来,中国的财主”之善——极善或善极,非个别、少数的,而是整体、全部,始终如一的;古代的农民起义和现代的“土改”……都属于“吃大户”,蛮横霸道不讲理的!如此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上,可谓登峰造极了!(详见2016年第1期《浙江杂文界》的鄢烈山杂文《从阿里公益看马云的现代思维》;还可参阅2016年第6期《燕都》上的批缪杂文——《杂文大家的“还原历史”》)

同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另一位杂文大家兼领袖者,虽无、决无鄢烈山那样儿“虚无”,但突然的抑郁亡故,会给杂坛带来光彩、光荣吗?只能给杂坛蒙上一层难言的阴影吧?

杂文队伍里的派——决非纯粹学派、流派的派,更是有目共睹了。前些年,吴营洲先生的“一哨人马”说,是空穴来风吗?现而今,蒋元明会长(在那次成立大会上)强调要“反对搞小圈子,抵制歪风邪气,还杂文一片净土”,是无的放矢吗?“反对搞小圈子……还杂文一片净土”,足以说明杂文队伍就是、真是有点儿“杂”!

杂文队伍有点儿“杂”,虽然远未“杂”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但其影响、危害及潜在的影响和危害,却小觑不得、忽视不得——显见的,起码的……会让人家“另眼相看”咱们了,会让人家敬而远之(甚或“惧而远之”)了,会让人家……

……

唉!不说了,不说了!我知道,此之“怨自己”,早已让某些杂坛领袖怒目而视、怒发冲冠了……然而我,却依然坚信、坚信、坚信:“鲁迅文学奖没杂文,这事有点怪”,决不能一味怪别人!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一果多因:内因、外因,主因、次因……所以呢,对“鲁迅文学奖没杂文”,倘忘了“怪自己”,会让人立即想起“盲人摸象”来:表面、片面的认识,不利于改进、提高自己,快快丢掉吧。

唯有正视自身问题,才会树立起杂文班子、队伍新形象,才会创造出杂文新业绩。有道是,“自胜者强”!欲“自胜”,就得真的行动起来。比如说,将杂文专业委员会机构“倒金字塔”,尽快“正过来”;比如说,继续办好“鲁迅杂文奖”,决不再出“梁报告”那样的问题;比如说,对“新基调”搞点儿理论研讨,以便进一步确立杂文的正确导向……再比如说,针对“鲁迅文学奖没杂文”问题,尽快将“联名上书”付之实践;还比如说,直面杂文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

最后,我还想啰嗦一下儿:身微言轻的我,为“有点怪”作的这些补充,不可能让“高人”看得上眼!但我,却不很在乎,很不在乎!因为我知道,我明白:真话与真理,常常会相连、相通——至少,也会有点儿抛砖引玉之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