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站我下车(小小说)
(2019-02-01 13:28:43)
下站我下车(小小说)
郑殿兴
退休了,没啥公事好干了,那看看书、动动笔的勾画了了事,便成了我的生活主业——不为别的,图个乐儿也好嘛。
今天是周一,我知道路上会堵车,可那也得去呀——到日子不还书,要挨罚的。
51路车上,果然是满满当当的了,空座儿半个也没有。
司机兼售票员见状,不得不大声喊道:“乘客多,大家往里边儿动一动……”
身不由己,三下两下我就被挤到了老幼病残孕专座前。
坐在第二座儿上的一位中年女士见了,立刻站起了身:“您坐。”
“不,不了。”
“甭客气,您岁数大嘛。”
“不好意思,谢谢,谢谢了啊。”我再三道了谢,才坐下。
这时我才看清,紧挨我前边第一个座儿上坐的,是位戴眼镜的小伙子,脸朝外似乎看着啥又好像没看啥。
装啥装啊?让座的首先该是你——我心里突然闪出了这么个念头。
到了刘家窑站,下去一大批人,上来一小批人,空座儿依然没有,但拥挤不堪的状况总算缓解了些。
一位白发老人,被挤到离我不远的地儿。他不看专座也不看其它座儿,脸就那么低着,直到离车门不远了,才算把着扶手站稳了身子。
我想,这位老者怕是只坐一两站,就下车?
可是,车已到了芳城园站,他却依然低头站在那儿,好像想着啥心事儿。
这时候,前边那位戴眼镜的小伙子,早已不朝外张望,趴在自己腿上打起了瞌睡。
我有点儿不高兴了,一激动,就朝那位老者喊道:“喂,老先生,坐这儿……”
他似乎没听到,跟没事人一样,双眼依然扫着窗外。
我站起来探着身子,拉了他一把:“坐,坐我这儿。”
“不,不了——我没事儿,谢谢啊。”
“甭客气……”说着,我硬是把老先生拉到座位上。
“哎呀,真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您肯定是我老兄,小70了吧?”
“不瞒老弟,74周(岁)都过了。”
“嗬!比我整大10岁哎。”
“唉,今儿我是有事儿,要不,可不大礼拜一的凑热闹……”至此,我才知道,这位老兄姓高,他的孙子突然病了,得赶紧去看看……他早已有了免费乘车证,但平时,他不爱坐公交车瞎逛游,尤其是在乘车高峰时段。
“我呀,就怕给人添麻烦。如今的小年轻儿,多累呀,整日价打拼实在是不容易。咱要是一上车就俩眼紧踅摸……让人家老是让座儿,不落忍哎!”
老兄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是哩,是哩,如果倚老卖老,那可不就不像话了哎。我呀,要不是今儿个到了还书日子……。”
我很快感觉到,这番对话令近前的那些乘客,多投来赞许的目光。说来也是啊,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儿,是敬老美德的体现,应该的。可老年人呢,也须有个换位思考,万不能对让座者露出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气壮的样子。
“哎,说半天你干嘛去呀?”
“图书馆,还书去啊。”
“唉,你瞧我这记性,你才刚刚说了嘛。唉,让老弟受累了……哎!把包儿放我腿上吧。”
“您,坐我这儿吧——下站我下车。”还没等我回答,那位戴眼镜的小伙子说着便站起了身。
“谢谢,谢谢啊。”
小伙子高鼻梁,大眼睛,白皙的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只是摆摆手,便朝车门口走去。
“哎,老弟,看看我这小孙子俊不俊?”高兄谈兴正浓,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彩照递给了我。
“俊,好俊哎。”小家伙眉清目秀的煞是可爱,我一看就夸了起来,随即便生发了联想,“唉!我那孙子呀,还在儿媳肚子里揣着呢。”
“咋回事?”
“嗨,能咋回事儿呀——我结婚晚,我儿子结婚也晚,俩人又不着急要孩子……”
就在我俩扯闲篇的功夫,上车下车又过了好几站,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妇女忽然挤到了我面前。
我朝后瞄了喵,专座上坐的多是残疾人和比我更老的老年人——啥都甭说了,我立即站起了身。
“不,不,您坐吧。”
“别客气——你的责任重大哎!再有两站我就下车了。”
孕妇慢慢地坐下,高兄向我伸出了大拇指:“老弟,成,成啊——好人有好报哎,你的儿媳一定给你生个大胖孙子。哎!我这可不是重男轻女啊。”
“我知道,我知道,老兄只是表达一下喜悦心情嘛。”
“首都图书馆站到了,各位乘客……”
“高兄,我到站了啊,下次咱再聊。”
“好,好。”高兄连连点头向我告别。
随着人群,我朝下车的车门走去,心说这趟车坐的挺有意思——不用看,我脸上洋溢着肯定是发自内心的笑。
“咦,没下车啊你?”忽然,我看到给我让座的戴眼镜的小伙子,仍在车门旁脸朝外站着呢,“咋没下车呀?过了六七站了啊。”
小伙子笑了笑,没吭声儿,直到我就要走下车时才低声说道:“谢谢您,理解万岁!”
理解万岁?对,对呀,理解万岁!理解万岁!!
我一边走一边琢磨:这词儿,似是老词儿了,但其生命力却应该依然旺盛——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和谐与友爱,就建立在这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