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一代风华——诗与血与火的洗礼第一章恰同学少年[3]

长篇小说:一代风华
——诗与血与火的洗礼
第一章
-
从此以后,两人迅速和好起来,好得像亲兄妹一般。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决心,则变成一段又一段美好的回忆。
钟兆平由于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尤其文学成绩突出,就不断帮李静敏做功课,也间或背诵一些诗词歌赋让李静敏听。谁知从此李静敏也成了文学爱好者。但钟兆平在音乐方面一窍不通;而李静敏在音乐方面却是一个强项,不仅能歌善舞,还通晓各类琴技。这样,在闲暇的时候,她就教钟兆平抚琴弹唱,间或还一起跳舞,使钟兆平在很短时间内成了一个文娱爱好者。这就是大家通常所讲的互相感染,相得益彰吧。
到了一九六零年春天,各学校开始了……劳逸结合。早晚自习全被免去了。钟兆平和李静敏则趁着教室内夜里边经常无人的机会,继续开展互帮互学。钟兆平已能做到毫不费力地拿起一首新歌谱就能开歌;李静敏在诗词格律上也已初懂平仄格式。心情好的时候,他们往往还会信口吟上几句,陶醉其中。而在全班各门功课成绩的排名中,钟兆平依然是名列前茅;李静敏也从原来的中等偏上跃到了前五名之列。
忘记从什么时候起,李静敏常常请钟兆平到她的家里去。在她的家里,他们想唱歌时就唱歌,想朗诵时就朗诵,抑或抚琴跳舞,不知疲倦,乐在其中。两个人就这样日复一日互相感染着,互相倾慕着。在对方的心目里,互相间的形象越来越让人抹不去。
特别是女孩子家,可能是比男孩子们都要早熟。钟兆平至今清清楚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那是‘六一节’前后,河朔市举办‘香港电影周’。人们骚动起来。有一天傍晚,李静敏托人买了两张电影票,想邀约钟兆平去看电影。可是,电影票在她手里搓来搓去,却总羞于张口相约。因为当时在女孩子们看来,和男同学在一起学习也好,在一起唱歌娱乐也好,都尚未超出同学之间的界线。而背着大家伙邀男同学去看电影,且不说被谁人碰见,即便自己认为,也有恋爱或私许终身之嫌。她踌踌躇躇再三再四之后,深感为难了。
但李静敏毕竟是李静敏,多么聪明伶俐的一个姑娘呀。忽然,她想起了一个好办法——何不让钟兆平替她来说话呢?她这样想了之后,把电影票给了钟兆平。
钟兆平一见电影票,很惊奇,问道:“哪里来的电影票?”当时人人都知道,香港的电影真是一票难求。特别是‘野玫瑰’上演之后,更添几分火。
李静敏轻声说:“托人买的,你去看吧。”
钟兆平愣住了:“你不去?”
“我看过了。”李静敏明显是撒着谎,却故意淡淡地说。但此时她心里却在想:“想你钟兆平这么个聪明人,难道看不破怎么回事?”她以期冀的目光在等待着。
可是钟兆平在这方面确乎有些傻,他不懂女孩子的心,一点弯弯拐拐都没有。人家李静敏说看过了,他就真的以为看过了。他把票接在手里踌躇了好一会儿,然后歉然地说:“那好吧,我另找一个人去。”
在那一刻里,李静敏懊悔极了,恨不得自己打自己一巴掌。尔后只觉得腰际一软,无力地坐在了凳子上。
还真庆幸!不一会儿钟兆平又回来了。
“找不到人。”他手里依然拿着电影票,且显得很无奈的样子。
李静敏由不住笑了:“可你不能不去,你不知道电影票多么难买!要是浪费了,太可惜了。”
“我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
李静敏终于以相帮的口气说:“那么我就陪你再看一遍。你不知道,‘野玫瑰’真是好看得很。”
殊不料钟兆平又说:“明天阶段考试,你温习功课要紧呀!”
这次李静敏不相让了,嗔怪道:“你整天有心陪我温习功课,我就不能陪你看场电影?那还叫有良心吗?”
真叫反应奇快!也真叫回话得体!钟兆平憨厚地笑了。而李静敏则心圆意满地陪着钟兆平去向了电影院。
但钟兆平知悉这件事情的内情,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
-
这里还有一件很使人难忘的故事。那是钟兆平和李静敏的交往进入相当巩固的阶段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意想不到的增加了新的传奇般色彩。
记得进入深秋了,李静敏有一天和母亲在家里闲聊。李静敏告诉她母亲,钟兆平的家乡属于河朔县小期乡,村名叫做钟家庄。他家里虽然有哥有嫂,但都在………部队,只有一位老父亲守着家。静敏母亲当时没有说什么,却存留了一份心事在心中。直到有一天钟兆平又来到她家里,她恰好没上班,就随口问道:“小钟,你们全村人都姓钟?“
钟兆平点了点头:‘是哩。“
她又问:“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帮忙行吗?”
钟兆平当然乐意:“您老说吧!”
只听李静敏的母亲给他讲起这样一桩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