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 (5)
然而天不佑人,我被清理回到地方之后,使我一下子跌入人生最低谷。我还去哪里寻找创作环境呀?我被安排在工厂上班,离家四十华里,下班后回不了家,住在工人宿舍里,整天乱哄哄的,无书可读,无人可聊。到了星期天能回一趟家,生活枯燥无味。我不是没尝试过搞一些文学创作,但攫取不到写作素材,很无奈。
到了一九八一年,我更感到行止艰难。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我老婆一个人在家种地实在太累,我必须回家帮忙。到家后或能干些什么。老婆就不那么累了。至于中班夜班,在家可以干更多活更要要回家。这样叫连轴转。只是真把我累死了。
父亲是个从不认输的人,见我生活艰难,生怕我被生活负担压垮,不止一次对我说:“人之一生总会有艰难期,但只要咬紧牙关,就没有吃不了的苦,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父亲的话非常给力,让我顽强着我的意志,坚定着我的步伐。而对于我的创作,父亲一直很关心,找不到新的素材,就让我梳理了一下头绪,把在部队未写完的长篇小说拿出来接着写。这部小说,用时间很久——居然用了五十年时间,付出了我毕生心血。若没有老父亲支持,这部小说我或许就半途而废了。
一九八二年,我父亲生命的灯摇曳着被风吹灭。我父亲因患肺心症,久病难医呀,不幸去世了。这给我和家人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但之后我常常想,.父亲虽是个文化人,他的光辉品质、坚强毅力,敢于迎着困难上的大无畏精神,一直是那么强烈,是从哪里来的?太不简单了,很需要探究。
亲人们、老一辈人,陆陆续续向我讲述了我不知道的父亲许多往事。我对父亲有了進一步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