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玩跷跷板——贾胜男
(2016-05-26 14:33:27)
标签:
教育 |
玩跷跷板
观察时间:2016.3.23
观察地点:后草坪
观察对象:管嘉祺
观察者:贾胜男
观察实录:
今天,我们的游戏场地是后草坪,孩子们都在玩着各自的游戏。祺祺一个人跑到跷跷板的旁边,原本想坐在跷跷板上玩,可是,似乎觉得一个人游戏没有意思,于是,找来一个木桩和一个地垫,将它们分别放在跷跷板的两边,用手推力,让木桩和地垫上下摆动起来,就像两个人坐在上面一样。
玩了一会儿后,你又找来一个大的木桩,这木桩比较重,只见你从远处将木桩滚了过来。你试图将木桩搬上跷跷板,可是,木桩太重,你一个人的力气又太小了,你试了几次后,发现真的搬不动,于是,你便找来一个瓶子和一块长木板,你将瓶子压在木桩底下当轮子,想将木桩滚到离跷跷板最近的地方。
你的游戏吸引了阳阳,于是,阳阳便和你一起利用木板和瓶子试图将木桩滚到跷跷板上,可是这个方法失败了。接着,你们找来几个草垫子,试着将木桩滚到草垫上,你们发现这个办法其实还是比较好的。
于是,祺祺找来两个板凳,将板凳垫在木板下面,木板放在上面,变成斜坡,利用斜坡再次试图将木桩搬上板凳。聪聪、阳阳、祺祺三人齐心想将木桩搬到跷跷板上,可是最终还是还是没有能够成功。
分析评价:
在今天的游戏中,祺祺没有像以往一样玩翘翘板,而是想出了创新的玩法,将以往人坐在翘翘搬上游戏,变成了将物体放在上面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看出祺祺是个爱动脑筋、不怕吃苦的孩子。在经过了几次失败后,祺祺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继续挑战。虽然最后他们没有能够将木桩搬上跷跷板,但我认为他们已经很尽力了,应该为他们点个赞!
支持策略:
在游戏中,我没有干预孩子的游戏,而是选择观察和等待,事实证明,孩子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坚强,我看到了孩子们惊奇的一面。
在游戏评价时,我会让祺祺自己说出今天玩的游戏,让其他孩子看看祺祺今天特别的游戏玩法,并将祺祺利用斜坡搬物体的这个点放大,让其他孩子也想象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搬最省力。其次,再提出新的挑战,让其他孩子再想出更多游戏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