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民间游戏——炒蚕豆(纪俊红)
(2016-05-26 15:41:20)
标签:
教育 |
民间游戏:炒蚕豆
观察对象:然然、嵘嵘小朋友
观察时间:2016年4月8日 上午8点18分
观察地点:后草坪西侧通道
观察者:纪俊红
观察主题:炒蚕豆
观察目的:
两人能否合作完成炒蚕豆的游戏。
观察实录:
今天的晨间锻炼是两人一组玩炒蚕豆的游戏。我请一位孩子和我一起玩了炒蚕豆的游戏,然后孩子们就两两组合一起玩耍。
然然和嵘嵘两人一组玩起来了。然然、嵘嵘手拉手说:“炒蚕豆,”两人左右各甩动两次。“炒豌豆,”两人左右手又各甩了两次,“各蹦各蹦翻跟斗,”两人开始往后翻身,“呀,然然!”嵘嵘叫起来。然然没有翻过去,右手快速松开又抓住了嵘嵘的左手。“不行不行,你没有翻过来,我们重新来一次!”嵘嵘说。
然然和嵘嵘接着说:“炒蚕豆,”两人左右各甩动两次。“炒豌豆,”两人又左右各甩了两次,“各蹦各蹦翻跟斗,”“嘿呦,一起翻!”嵘嵘大声叫起来。“哈哈,我翻过来了!”然然笑着说。“嵘嵘,翻身的时候,我们是头靠头的,就是对的!”然然跟嵘嵘说。
两人变成背对背玩游戏,两人一边说儿歌一边左右甩手,到了:“各蹦各蹦翻跟斗”,然然身体一翻,嵘嵘紧紧跟在后面翻过来,两人顺利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炒蚕豆游戏。
然然和嵘嵘笑着说:“我们成功了!”他们接着继续玩炒蚕豆的游戏。
案例分析:
今天因后草坪场地潮湿不好晨练,临时更改玩炒蚕豆的游戏,孩子们是第一次玩这个游戏,很好奇很兴奋,玩法也容易理解,但是在两人翻转身的环节还是需要配合好的,如果搞不清楚翻转的方向,就会出现翻转不顺利不成功的现象了。然然和嵘嵘就遇到了这样的小状况,但是,他们却很快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她们为什么会如此快地解决呢,其实就是嵘嵘的一句提醒,让然然知道了是自己的原因,而且激发了然然内心的那种矛盾的心理:很想一次性顺利翻身;但因没有理会翻身的诀窍而想蒙混过关时,搭档发现了。在这样的情形下,嵘嵘要求重新玩,然然的心理战术迅速调整,就一下子翻身成功了,并且还总结出如何成功翻身的经验。后来,他们边玩边告诉我,这个游戏和每天做的绳子操里的一个动作很像,我肯定了她的发现。
案例反思:
孩子对新生事物是非常好奇和感兴趣的,在游戏过程中,她们出现了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然然没有因为第一次的失败忽略掉继续学习的机会,而是继续和同伴尝试游戏。当成功后,她便找出了成功的小窍门,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其他同伴学习的。然然这种“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学习精神,正是课程游戏化理念的熏染所带来的小效应,也是我们成人需要反思和借鉴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