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潭昭山为何叫昭山?两个传说,看似相反,实在相同

(2020-11-25 12:14:36)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湘潭有韶山,还有昭山。

昭山地理位置很重要,离湘潭长沙株洲市区,都只有20多公里。

那么,昭山为何会得名为昭山呢?

说法有二。

其一跟周昭王有关。

周昭王姬瑕,周朝第四位天子,前995-前977在位。

他继承父祖成康之治,却不满足于做个守成之主,想要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

一将功成万骨枯,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将目光,盯在了南方。

《后汉书》里写到南蛮,是这样记载的:

其在唐虞曰要服。夏商之时,渐为边患。逮于周世,党众弥盛。

名为要服,根本不服啊。

周天子封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希望能替大周守护边疆,驯服蛮族。

只是,此目的很难达成。毕竟,谁都想做个老大才爽,干嘛总服你管呢?

楚国慢慢强大,有威胁王权之势,为将之掐灭在未盛之际,姬瑕发动了几次对楚国的战争。

然则,周天子此时虽然兵强,但毕竟所到的,是并不熟悉的地域,这里山高林深,河网密布,除非长期生活在此的人,否则总不免吃些亏去。

《古本竹书纪年》里写道:

周昭王十六年,伐荆楚,涉汉,遇大兕。

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古本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和战国魏国史官们记下的历史,西晋咸宁五年(279),盗墓贼从魏王墓里挖出来的,是秦朝之前的史料里,唯一没有被秦始皇烧过的,价值极高。

从中可见,周昭王几次南征,都没占到便宜,最后,连命都送在了这里。

他死在何处,史籍并无确切记载,民间传说,就是在昭山一带的湘江里。

他驾崩之后,谥号为昭,楚人便将这里,称为昭王。

第二个,则与楚昭王熊壬有关。

楚国只是子爵,但熊通在东周桓王时期,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

天子衰微,对那些纷纷称王的前手下们,也只能无奈默认,甚至还赐上几块肉,派使臣送去,建个高坛,承认他们的地位。

楚昭王前516年-前489年在位,比周昭王,晚了460多年。

他继位之前,楚国政局不稳,强敌环伺,吴国来攻,风雨飘摇。

其父楚平王去世,年仅7岁的熊壬继位。

虽然他只活了34岁,但在他治下,楚国开始中兴,再次强盛。

三国时代整理的《孔子家语》等史料记载,楚昭王巡游湘江,河在一物撞到船上,捞来无人能识,派人去问孔子。

老夫子说,这是萍实,剖而食之,味道鲜美,只有霸主能够得到。

看到此处,觉得太过离奇,孔子住得那么远,还派使者去请教他,这玩意儿不会坏掉吗?

历史有无此事实,已难查证了,最大的可能是因楚昭王是有为之君,所以编出来神化他的。

若是昏君,断不会有此事。

当然,老百姓才不管这么多,他们听风是雨,便将此处称为昭山。

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反的。

周昭王死在这里;

楚昭王兴于这里。

但实质,是一样的。

站在本地人的立场,周昭王之死,就是楚国厉害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