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凡人摸史
凡人摸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71
  • 关注人气:6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韶山清朝时候的名称,如今只有在逝者祭文中能见到了

(2020-04-23 10:08:28)
标签:

历史

分类: 凡人摸史

不必讳言,整个湖南虽然也人才辈出,衡阳石鼓书院(建于唐中期)、长沙岳麓书院(建于宋初)皆历史悠久,但在影响历史的角度而言,比之中原,比之江浙,并不在一个重量级。

清朝中期之后,太平天国自南而起,纵贯江南,至江苏而建都南京,搅得本已风雨飘摇的爱新觉罗朝廷更加不安定。

此时,在乡丁忧侍郎曾国藩开办团练,而成湘军,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二十余年间,终于替清廷扫平各路起义军,安定西北边疆,一颗颗将星冉冉升起,位列督抚者屈指难数,一般官员如过江之鲫。

曾国藩还开创了洋务运动,领风气之先。再至维新之时,湖南学风政风为之一振,近代史上的湖南现象基本成型。

今日要说的,是湖南一个极小的地方——韶山。

那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我就不讲了,要讲,就讲个冷知识。

朋友们都晓得,有人去世,便要做法事。法事不止敲敲打打,还要写上逝者生平,告诉上天,此人来矣,请妥善安排。

以前在外打工,从未帮过忙——本队村人家有红白喜事时,去帮着做事,实际上,是一种互助——近几年,才慢慢接触了。

说句实话,道士、地仙们尽管戴着耳麦,但因各种声音都很嘈杂,加上他们悠长的拖音,唱些什么,讲些什么,是很难听得清的。

我仔细听过几次,多数只听清楚了前一小截,也即逝者出生年月和地域——

民国某某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七都六甲……

前面都是熟悉的地名,为何又来了个七都六甲呢?七都六甲,就是韶山吗?

有了好奇心,不免就搜索了一番。幸得现在有了网络,很方便就能查到各种资料,否则,就算去了图书馆,也会是一头雾水啊。

原来,都甲乃是明清、尤其是清朝时的地名命名法,便于征粮收税。

明朝洪武年间,兵祸之后,湘潭人烟稀少,仅20053人。地分二十都,辖八乡二十四里。

乡名都很正统,寄寓着当时人们的一些期望。

如忠臣乡,辖唐兴里、湘滨里,东南至今株洲地界,如今的昭山亦归此乡。

还有建宁乡、上民乡、崇岳乡、怀德乡、易俗乡……

看到易俗,朋友们是否在想,还有移风乡呢?

没错,确实有,韶山就属移风乡,跟姜畲、云湖桥同列。

至清朝,湘潭分为二十一都半,县城一带算半都。每都十甲,共二百一十甲。

其中第七都,含今湘潭县云湖桥及韶山一带。

也就是说,这一片,分属七都一甲至十甲。

韶山呢,大概被包括在六甲七甲。

所以,才会有湘潭县七都七甲、七都六甲之说。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b24b06fcba0248a0acf68d1236f142b8

(1907年湘潭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就是说,一般的祭文,49年之间的,时间用的民国,而地名呢,用的则是清朝。

为何地名不也用民国的区划呢?

大概在于,这是法师们代代相传的习惯,难以改变。

另一个可能是,民国湘潭划区变动频繁,韶山曾属西二区(名为清宁镇)、第九区(有清溪和银田两乡)、涟北行署、清田乡——清溪和银田乡合并而成——难以确记,不如用清朝的方便。

从这些资料我们也可看出,韶山如今的乡镇里,清溪和银田,是历史比较悠久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湘人湘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