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体教育学》读后感

(2020-12-01 15:00:32)
分类: 2020年优秀读书心得

《身体教育学》读后感

合肥市行知学校 张曼

《身体教育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从整个身体发展的角度理解教育的一些原理和实践。相对从复杂的思想角度看教育的成效,从身体的角度似乎更直观:他走路的姿势,他看你的眼神,他表达时的音量,他与同学的距离……如,看着班级一大片戴眼镜的学生,心中应有这样的警觉:我们所面对的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独立的、独特的、完整的人。

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书中对劳动教育的阐述。什么是劳动教育?如果你未曾关注过劳动教育(毕竟这不是考编的重点),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和我一样:劳动教育是让孩子去热爱劳动,提高劳动技能。是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劳动教育本质是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北师大檀传宝教授曾说,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目标却只能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学生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

今年由于校区调动,我认识了我们学校的美术老师高盼盼,我之前就知道她开设了手工类的校本课程,听说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作品丰富。而真正让我有触动的是,教师节的时候她为我们办公室的每一位老师准备了一个手工零钱包,做工细致。办公室一共八个老师,手工做八个包包,即使技艺娴熟,也要耗费相当时间。因为我自己也会简单的缝纫,是以前给孩子做衣服学的,所以我知道手工不仅材料成本高,更重要的是耗体力和时间,尤其是颈椎,除非真正的热爱,否则很难坚持。但是对于爱好者来说,做手工的过程,很投入,很放松,很享受。

高老师对手工的热爱,也影响着学生。开学初,七年级某班下午的第一节课,我替还未到岗的新老师看自习。我注意到有几个孩子把玩着手中的线团,也有用针线在纸上缝的。我问他们为什么带针线,一个平时比较活跃的男生很骄傲的和我说:“老师,我们下午第三节课有美术课,老师带我们做手工!老师,你会缝衣服吗?”我猜想,很多学生恐怕是第一次拿针线,看着他们脸上的好奇和激动,我体会到高老师的手工课对孩子们的意义:不仅是手工技能的学习,更是对手工的了解、欣赏、专注,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尊重和热情。

作为一个心理老师,我会不自觉的想到劳动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个孩子,在中学阶段如果在学习上不擅长,对他而言,以上课、写作业、考试为主旋律的校园生活无疑是困难和压抑的。而劳动教育,则可以让他们看到自身除文化课学习以外的优势和价值。如,手工课的作品,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被认同感。同时,劳动本身,也是具有心理上的疗愈作用的。一个自己负责整理自己房间内务的学生,通常心理不会有大的问题。因为他有对自己房间的控制权,有相对安全的个人隐私空间,会主动归纳、整理自己的生活。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或有意或无意的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让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劳动,更是在鄙视链的底端,很多家长都认为,去上兴趣班都比劳动强,好歹是一个特长。劳动教育的现状让人担忧。甚至很多教育者,也会有类似的想法,他们让违反规则、犯了错的孩子去打扫卫生。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其实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劳动价值观。如果劳动最光荣,如何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好在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社会媒体所弘扬、学习的大国工匠精神,正是劳动教育的现实反映。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上的启发。也让我明白阅读作为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对于教育者的重要性。身体,让教育更明了;阅读,让教育更科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