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心得
(2020-11-24 15:31:31)分类: 2020年优秀读书心得 |
《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读书心得
合肥市行知学校 黄荣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封面,本以为是一本晦涩难懂,通篇大道理的书本,看了几页之后发现里面的内容简单易懂,罗老师用大白话浅浅地写,却出了深深的道理。全书围绕教师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分为了六个章节,正如封面所勾勒出的那样,六边形就好比一名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六大素养就好比六边形的六条边一样,缺一不可。
一、内驱力
“你在为谁工作?”
二、这是我读完这一章节之后发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心理学上说,学生在小的时候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家长、老师的鼓励和奖赏,稍长大些的时候动力来自于自己对学习的热爱,而这种来自内部的较为稳定的内驱力往往才是真正驱动学生去进步的力量,教师应该更多地去激发学生的这项动力。道理对于教师来说亦如此,有的教师整个教育生涯忙忙碌碌,为了获得各种奖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像作秀,作给校长、领导等人看,心并没有真正定在自己的课堂上,我想这种教育顶多算是一种作秀式教育吧。也有些教师,教育无关功与名,潜心钻研教学,好像和学生们在一起就可以扫除所有的不愉快,他们的快乐感动来源于一节生动的课而不是一张张荣誉证书。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多一点来自内部的稳定的内驱力,要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毕竟有句话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种内驱力更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二、学习力
“你学习了吗?”
罗老师提到的学习力包括三个方面: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当下社会,人们急功近欲,物质欲望充满人们的内心。学习的毅力显得尤为珍贵,往往是动力来得快去得也快,人们的学习激情也是来一阵去一阵,这时候学习毅力就好比一双翅膀,能够伴你走得更远。作为一名教师,你永远不要让自己停止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否则你的课堂将会滞留在后,甚至会闹出洋相呢。还记得有一次上课,谈到某个世界之最,我记得之前在某本书中看到过相关的资料,于是便慷慨激昂地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听得饶有兴趣,课下有个学生拿着一本书过来找我谈一谈我上课提及的知识点,我惭愧至极,原来时代在更新,知识也日新月异,我看的已经是几年前的世界之最啦,我顿时认识到我的知识库要更新啦。所以啊,亲爱的老师,拿起你手中的专业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不要被知识淘汰在课堂上,闹出和我一样的洋相吧!
三、行动力
“你做了吗?”
我也算是一名初入教育之路的新老师,记得上岗时的培训大会上,主讲的老师给所有的在场的新老师一个建议:每次上完一节课或者每天,用一个小本本记录下自己的心得,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思维,坚持下来,几年后一定会有大的突破。我的师傅也曾教授我这样的道理。罗老师的书里也介绍了相应的一些故事,有时候哪怕只是课堂上的一个想法,学生的一个想法,都可以记录下来。教育重在实践,有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每一节课,听了几遍,评了几遍都不如自己脚踏实地地备课上课一遍效果好。想太多不如做起来,行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素养里
四、沟通力
“你的教育有温度吗?”
课堂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过程,更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一次交流。用有温度的心灵去感化每一位孩子,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是所有的机器代替不了的温情。当今社会,技术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劳动会被机器替代,大到课堂上的各种演示实验,小到学生作业本上的一个个评价。机器在替代人类的同时也在向人类发出挑战,教师要如何最大限度地去利用现代化,但又不能失去教师作为温暖的群体所带来的不可替代的教育温情。我想,在今后的的教育之路上,我们更应该回归本心,学会和孩子沟通,用自己的温情去照亮每一位孩子前行之路。
五、研究力
六、反思力
“今天的课堂还需要怎样改进?”
刚入行知,我的师傅就告诉我说,以后上完课你可以就在下课的短短的时间里记录一下你这一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是好的地方。后来,我尝试过一段时间,下课后努力反思自己的所得所获,好像下一次上课的时候问题变得不再棘手。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学习是没有灵魂的学习,就像往桶里倒了一盆水,可是你不知道盆里有什么,你也不知道用这盆水来做什么,那它也只是一盆没用的水。学思结合,善用这种学习方式,既能看到局部,也能看到整体,既能看到现象,又能洞察现象背后的成因。善用这一策略的人,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要想做得比别人好,一定要学会系统思考。
我想,罗老师的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是极大的,带着这六大素养,我将记叙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