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磊)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
(2020-03-22 10:32:05)
寒假期间,由于疫情家里蹲很长时间,正好可以阅读书籍。按照惯例,每逢假期必读两类书籍:教育类和小说类。这次小说读的是余华的《活着》,让我再一次感受人生的困难。而教育类书籍,我翻开了吴非老师的《照亮校园的常识》,这本书不同于其他教育类书籍,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是关注于校园内的事情,课堂中的活动,非常的贴近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堂。尤其是对我这种虽有几年教龄但是资历尚浅的青年教师来说,帮助很大。说实话,我看了两遍:浏览+精读(连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关上书,里面的很多内容,诸多案例都历历在目,大都也发生在我的课堂上。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第140-143页:“如果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读完以后感受颇深,和大家分享一下。
从2011年9月1日,大学毕业后踏上讲台我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这一句话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面,那时候带小学一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由于一年级数学难度不大,而且大多数小学生都上过幼小衔接班,提前学过一年级数学。初涉讲坛的我主要培养孩子的课堂习惯,对于知识的讲解花的时间较少,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一个问题提出来,七嘴八舌地回答。再加上低学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说。瞬间全班都会了,很多时候基本上十几分钟就把新课上完了,当时的我还觉得上课原来就这么简单,然后就布置一些习题。心想数学不就是讲练吗?重在多练。第二天改作业才发现原来很多知识点课堂上没有讲透,学生们有很多理解不透彻不到位,一知半解,上课吃了夹生饭,导致作业中问题百出。后来去听了师父刘书玲老师的课,我才发现她的课堂并没有那么多的抢答,而是更多的学生思考。要知道这是一年级的课堂,顿时我感觉到自己和大师的差别就在于是否给足学生思考时间。从那一次之后我就慢慢改变,我的课堂一个问题抛下去,首先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大概2到3分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完整的思考。然后在相互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提问。
现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立马巡视教室寻找有没有会的学生,但此时学生可能正在思考或者刚开始思考,老师一瞪眼,一问话,学生的思考就会被打乱,老师看到学生微笑以为他会了,就点他回答问题。如果这个学生回答正确,老师就会立马进入下一个环节,忽略其他人的思考,其实这时候其他人可能不会。如果这个学生不会答,张口结舌,老师可能就失望了。其实很多老师都在追求高效而紧凑的课堂,让自己的教学进度能够跟上。力争每一节课都很完美,我个人觉得这只是老师个人的课堂,你是以师主而绝非以生为主。这种现象尤其出现在公开课或者比赛课,老师本来就很紧张,生怕出任何差错。这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了不出现冷场,1分钟不到就提问。学生回答一半,老师就把后面的答案说出来了。整节课,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看起来很好。
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工作压力会压制出教师的一种习惯。每天对于每一节课,有既定的任务和明确的目标,一节课有基本的教学内容,而且要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别是在公开课或者比赛课。但是一节课就40分钟,怎么能全部的展示出来呢?有人会说拖堂。在比赛时拖堂是要扣分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拖堂是一种教学事故,所以太难了!老师没有办法,只能压缩学生思考的时间,以此来将节奏加快。一节课下来,表面上本节课目标达成,其实有很多地方学生囫囵吞枣。很多人说,这样的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很强。我工作前三年一直赞同这个看法,直到有一天我来到行知,感受了他的课堂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课堂掌控能力……
2014年9月25岁的我从马岗小学调回行知学校,任初中数学老师,初入中学课堂有一点紧张,毕竟面对的是重点班的学生。第一年,我工作认真负责,力求每节课做到完美。好在学生很给力,家长很配合,每次考试均分都是第一,甚至超过我师父周向荣主任的班级。在感觉高兴的同时,我隐约感觉我的课堂少了一些东西。有一次我和周主任提前约好时间去他的课堂跟班学习,我惊呆了。他的课堂掌控能力才是真正的好!课堂上学生偶尔回答、偶尔交流、更多的是自己独立思考。整节课,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你是否会有疑问,刚才不是说这样的课堂不可取吗?错了,周主任果然是大师,虽然他的课件也是提前做好的,但是他并不是像大多数老师那样上课就在那放PPT,好像完成一种流程,走个形式罢了。他会经常停下来,让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的回答再加以点拨,每一个问题问得很到位精心,点评也是一针见血。我学会这些词: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组内讨论、小组反馈、组间交流、老师点评。反观我们的课堂,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还未回答,老师就加以解释,加以追问。渐渐地学生就不会思考不愿思考了。
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吗,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走进自己的实验室,看见一个研究生深夜仍然还在在实验台前工作。上前一问得知该生白天晚上都在工作,他并没有立即表示赞许,而是问他整天都在工作,那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爱迪生也说过: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可见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是那么的重要。从此,我便在课堂上给足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渐渐地学生也学会思考,愿意思考,甚至在课下时间都会思考研究数学问题。
形成于思毁于随。思考是智慧之花开放的前夜,一次深思熟虑胜过草率的行动;一天思考周到,胜过百天徒劳;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是力大无比的人。老师们,课堂上多给学生一分钟的思考时间吧,再说那1分钟,本来就是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