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亚男)读《儿童立场》有感
(2019-05-22 16:01:43)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2019年优秀读书心得推荐 | 
从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的工作内容便是教书育人,工作对象就是孩子,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以怎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便成了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出现问题行为时我应该以怎样的身份,以什么方式为切入点来教育他们,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但是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让我有所思考和收获。
教育的对象是谁?只有很好的弄清楚这问题,才能够真正的理解教育的意义,通过本书了解到教育最为重要的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发自内心的尊重儿童,关注童心教育。
看了成尚荣先生的这本书,让我不禁想起来自己曾经带的那群孩子,他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对于老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大学毕业刚走上讲台的我对他们充满心疼,于是我尽自己的努力给与他们父母般的关爱,朋友般的关心,上课用幽默的语言教学,下课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并耐心的解答他们的疑问。经过一学期的相处我在班级中交了很多的“朋友”同学们也越来越信任我,同时也给了我一个亲切的称号“小付”,同时也愿意将自己的心事、烦恼和我分享,在听他们倾诉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开始慢慢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并尝试着用一定的方法解决他们的烦恼,总是会把他们当做小孩子来看待,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们,于是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烦恼,,我也常常在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孩子,才能让他们更加快乐的生活,在快乐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拥有良好的创造能力。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在读完了成先生的书后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方向。从中认识到教育的第一步是立场,只有准确的立场才能引导我们采取正确的教育行为,本书的立意直指教育问题的核心。而我对待孩子的方式更多地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关注孩子,没有很好地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没有用心的与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更好地关注孩子的童心教育,没有更好地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可能性,同时也没有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忽视了学生自己的能力。
在教育世界中有一门最重要但又是最不完备的学问,那就是关于儿童的学问,所以对教师而言第一专业便是儿童研究,儿童研究能让教师拥有大智慧,同时儿童研究也是大学问,真学问。儿童研究需要不断更新对儿童的认识,重新发现儿童,最终达到引领儿童的发展。教师想要更好的研究儿童就需要有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头脑,有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不将自己的认为合理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应该和儿童使用相同的视角,一切从儿童出发。当遇到问题时需如书中所说“心中常有点纠结、烦恼,以此开始处处留心,突然间在某个时候顿悟了,有了新发现,有了好办法”好办法的出现是因为你心中始终装着有儿童,是他们让你真正的发现了儿童,是他们让你拥有了儿童视角,与此同时还需要去确立正确,先进的儿童观,保持童心。
教师要想让儿童的立场萌芽和生长, 就应当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是一个创造故事的人。深刻理解经典故事中折射出的儿童立场,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构建、恪守儿童立场。基于儿童立场,只有通过体验、感悟、反思、行动,就会成长为有智慧的教师,成为有人格魅力的让学生足够喜欢的教师。
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跟随儿童的脚步研究儿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让儿童时刻保持童心,以儿童的健康和快乐为教育的立足点,就是儿童立场,也就是教育的根本立场。每位老师的职业相同,但是专业成长道路却不完全相同,我们从每天发生着的教育事情中获得的经验也不完全相同,但是无论我们怎样去践行教育行为,都应当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和善于观察的眼睛,走到儿童中去,去发现儿童,引导儿童,让学生保持创造的天性,丰富的潜能,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那就让我们追随成尚荣先生的脚步,走进儿童的世界,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始终陪着孩子们,让自己和孩子们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儿童立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