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席慕容《楼兰新娘》的意境
(2018-06-17 17:29:38)
标签:
意境 |
楼兰新娘
席慕容
我的爱人 曾含泪
将我埋葬
用珠玉 用乳香
将我光滑的身躯包裹
再用颤抖的手 将鸟羽
插在我如缎的发上
他轻轻阖上我的双眼
知道 他是我眼中
最后的形象
把鲜花洒满在我胸前
同时洒落的
还有他的爱和忧伤
夕阳西下
楼兰空自繁华
我的爱人孤独地离去
遗我以亘古的黑暗
和 亘古的甜蜜与悲凄
而我绝不能饶恕你们
这样鲁莽地把我惊醒
曝我于不再相识的
荒凉之上
敲碎我 敲碎我
曾那样温柔的心
只有斜阳仍是
当日的斜阳 可是
有谁 有谁 有谁
能把我重新埋葬
还我千年旧梦
我应仍是 楼兰的新娘
分析席慕容《楼兰新娘》的意境
——16级中文四班李吉莹201611060413
几年前,我读过席慕容的两本诗集,分别是《时光九篇》和《无怨的青春》。其中,《一棵开花的树》是早有耳闻。而阅读之后,印象深刻的是《青春》和这首《楼兰新娘》。说实话,我没有记住一句《楼兰新娘》的诗句,但我仍记得读完之后的那种苦涩,一个美好的少女却在新婚之时被爱人埋葬,一切的美好在死亡面前被瞬间毁灭,往后,楼兰新娘的千年旧梦突然被惊醒了,可是再也没有她的爱人来将她重新埋葬的那种凄凉和无奈。
席慕容本是一个画家,她的诗句中也充满着画作的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楼兰新娘》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罗布泊考古发掘出了一具千年木乃伊,据说发间插有鸟羽,埋葬时应该是新娘。而诗人设想出了爱人含着泪光将新娘埋葬的场景,用珠玉和乳香将她光滑的身躯包裹,再用颤抖的手将鸟羽插在她如缎的发上,这个场景原本就是充满想象的,而诗人在这样的场景设置下又描写了鲜花和夕阳以及楼兰的这位新娘,表达出对这位年轻少女早逝的沉痛以及思绪飘远到千年前的新婚时刻却阴阳相隔的无奈。
诗人描写了爱人将新娘埋葬时的场景,笔触细腻,珠玉,乳香,鸟羽,鲜花,的物件体现了楼兰新娘的青春气息,也蕴含着爱人对新娘的留恋和爱意,诗人也借爱人的行动表达自己对楼兰新娘的心疼和惋惜。“夕阳西下,楼兰空自繁华”则描述了爱人离去之后,新娘的孤寂,夕阳的凄凉之感和楼兰的荒凉正是楼兰新娘内心的写照。而后亘古的黑暗被惊醒,温柔的心被敲碎,斜阳依旧,可再无人可将她重新埋葬了。诗人借埋葬时的物件和往后的“夕阳”“楼兰”“黑暗”“斜阳”等意象和景物,表达了楼兰新娘与爱人阴阳相隔的痛苦与绝望,对考古发掘者惊扰的行为的不满和对爱人和千年旧梦的留恋。诗中情景并茂,达到了景中生情,情中含景的艺术效果。
诗中实写新娘发间的鸟羽和胸前洒落的鲜花,由这一场景诗人联想到千年前埋葬的场景和千年后的发掘。而后诗人想象出埋葬新娘的爱人,以及爱人埋葬时候的动作和情感,以及想象楼兰新娘千年后被打扰的不满。通过描写逼真细腻的埋葬场面,诗人塑造了楼兰新娘早逝的这一悲剧和千年楼兰的悲凄和沉痛。虚写爱人离去后楼兰新娘的心理以及千年以后被惊扰的不满,诗人引导读者一起想象当时的场景和体会楼兰新娘的种种不甘和孤寂,最后表达对楼兰新娘已逝生命的悲叹。
这首诗歌悲凉凄婉,结尾是楼兰新娘的绝望的拷问和自我认知。“可是有谁,有谁,有谁能把我重新埋葬,还我千年旧梦,我应仍是楼兰的新娘。”在想象与现实当中,楼兰新娘怀着千年旧梦破碎的无奈,以及死后生命的自尊。所有属于楼兰新娘的记忆,无人可以剥夺,甘愿千年沉寂于楼兰,留着爱人最后的触摸,因为她仍应是楼兰的新娘。楼兰新娘早已离去,诗人便替楼兰新娘发声,纵然孤寂,纵然骨血已枯,纵然爱人离去,她依旧拥有回忆,拥有爱情。发间的鸟羽,夕阳西下的楼兰,“我应仍是楼兰的新娘”如泣如诉的结尾,心中涌起千般滋味,难以诉尽。
《楼兰新娘》这首诗,满足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的三个特征,充满了意境和画面感。读完后,我能感觉到诗人眼角的泪水,我想,诗人是带着泪水和惋惜,希望自己能像其爱人一样,将楼兰新娘重新埋葬,让她留在亘古的黑暗和甜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