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9-27 07:55:19)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大路

小路

限制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走大路,不走小路。朱熹《论语集注》: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泥,不通也。按照朱熹的意思,只有经世治国是大道,其他的东西都是小道,是小技艺。这一观点有几个问题:

一是,大家都去搞经世治国,都去研究大方略,没有人去解决去落实具体问题,形成了崇尚空谈的社会风气。事实上,真正能谈得上经世治国的只有君主、大臣,那些中下级官吏都算不上。至于那些自诩为君子的读书人,更是谈不上。他们只能空谈。古代社会不缺空谈家,缺的是实干家。

二是大家都不重视自然科学。朱熹把农圃医等自然科学列为小道、小技艺,并呼吁君子不去做这些事,不去研究这些自然科学,形成了只崇尚做官的传统。这不能说是中国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极其落后的唯一原因,但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受到限制。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类社会分工之间,只有工作种类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大与小之别。朱熹把社会分工分为大小道,人为地搞出大小之别,不利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觉得,经世治国是很重要,但它需要各行各业去支撑,农圃医卜之属都需要。哪一方面做不好,经世治国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对国家来说,这些行业这些分工都是大道。只有某一行业某一分工的某些具体问题,才是小道,才是小技艺。所以,笔者认为,朱熹关于小道的解释是不合适的。

考虑到后面的“致远恐泥”,这个“远”,指的应是里程,即远近之远,“泥”指的应是道路泥泞。因此,笔者觉得,这里说的道,应该是道路的意思,小道,应该指的是小路,相对于大路而言。意思在于,劝导大家,小路虽有风景,但走远了,却泥泞不堪,不利于通行,不如走大路通畅。这当然是有喻意的,比喻的应是人生的道路。

    【笔者译】子夏说:“虽然是小路,也一定有可供欣赏观看的风景;但是,如果在小路上走远了,就可能遇到泥泞,不利于通行,所以,君子不会走小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