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7-15 07:54:46)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诗经

作用

服务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诗经》的作用。孔子在本章所说的诗,指的是《诗经》。所有的诗歌,都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但未必都可以怨,也未必都可以事父,更未必都可以事君。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秩序混乱。人们创作的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有许多不符合礼乐要求的诗歌产生。这些不符合礼乐要求的诗歌,就不能用来发怨,更不能用来事君、事父。只有挑选出的编入《诗经》的那些诗歌,才可以怨,才可以事父,才可以事君。《诗经》中的诗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政治正确,符合当时的统治者的需要。那些政治上不正确、有问题,不符合当时的统治者需要的诗歌,就不可以学,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所以,笔者认为,孔子这里说的诗,指的是诗经。

诗歌为政治服务、为统治者服务,是从《诗经》开始的。《诗经》中的诗歌没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价值,也不能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价值。选入其中的所有诗歌都是符合当时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孔子在选择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诗歌的同时,还为诗歌保留了一片独立的天空,这就是纯抒情的诗歌。这部分诗歌虽然没有独立的思想与价值,却为普通民众抒发情感留下了一片天空。至于揭露社会黑暗、抨击社会现实的诗歌,则因不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而未能选入《诗经》。

时光荏苒。千年以后,到了唐代,以杜甫的《三吏》、《三别》为代表,诗歌不再纯粹为统治者服务,开始走向民间,反映民间的喜怒哀乐。歌颂的、抒情的、言志的、批判的,等等,林林总总,成就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尽管如此,诗歌仍然处于统治者的掌控之下。

不仅诗歌如此,其他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虽然有些文学作品,比如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再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其思想非常深遂,价值表现多元,但是,在大原则大方向上,这些作品仍然受当时统治者的掌控。有些文学作品稍稍脱离了统治者的掌控,其作者的境遇就会相当悲惨。没有一位作者能够获得当时的统治者的认可,没有一位作者能够被当时的统治者委以重用,没有一位作者在生前能够功成名就,没有一位作者在生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能够平安度日,不被打压,不被迫害,就已经不错了。清代的文字狱,使多少文人命断黄泉。简而言之,从孔子以来直至清末,文学作品脱离不了统治者的掌控。

回到本章的话题上来。兴,指人的想像力;观,指观察事物的能力;群,指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的能力;怨,指排解心中的郁闷与不满的能力。迩,近处;远,远处。无论是培养想像力、观察力,还是培养合群性、排解郁闷的能力,都受后面的两条所制约,就是要能事父、要能事君。只要不符合这两条,都不可以。就拿“可以怨”来说吧,你能随便发怨吗?肯定不能,既不能怨父,也不能怨君。

【笔者译】孔子说:“你们年轻人为什么不好好地学习一番《诗经》?《诗经》中的诗,可以激发人的想像力,可以提高人的观察力,可以教导人如何融入社会群体之中,可以引导人如何排解郁闷和不满。学了这些诗,从近处说,可以用来事奉父母,向远处说,可以用来事奉君主,至少,它可以让学诗的人知道并记住许多动物植物的名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