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6-24 08:06:30)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生而知之

学而知之

先天禀赋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学习的关系。生而知之者,说明这个人的先天禀赋非常好,不需要学习就会那些知识与技能。学而知之者,说明这个人先天禀赋虽然不够好,但是,他能主动学习,能用后天学习弥补自己先天禀赋的不足。困而学之,说明这个人虽然不知道主动学习,但是,他遇到困难后,能够再去学习。这是一种被动学习,尽管有些晚,却也可以亡羊补牢。最让人无奈的是困而不学的人。这种人既没有先天禀赋,又不主动学习,遇到困难了,还是不学。孔子认为,这样的人是最下等的人,最不中用的人,无可救药。

这里专门说一下生而知之者。所谓生而知之者,就是那种一出生就会、就知道各种知识与技能,不需要进行学习的人。真有这样的人吗?孔子认为有,笔者认为没有。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知识与技能是不能遗传的。无论这个人多么聪明,他不经学习,还是什么都不会、不懂。当然,他先天禀赋好,一点就通,一学就会,那是可能的,但是,也得经过点、经过学。孔子只所以有这种主张,与他的天命观有直接关系。他一直认为,有些人是上天派来救世的,是上天这个神灵赋予他知识与技能的。这样的人,承载着上天的使命。所以,不用学习就会、就懂知识与技能。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科学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今后也不会有生而知之者。

再说一下困而不学。孔子认为,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从而解决困难的人,属于最差的人,让人感到无奈。笔者认为,不能笼统地否定这些人。比如,有些人遇到困难了,虽然还是不学习,但是,他放弃了原来的道路,自己另找一条道路、换一个方向,再去尝试,他就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样的人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有那些遇到困难不知道学习或者不想学习,在那样的环境中毫无斗志,听天由命的人,才是无可救药的。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在本章将人分为四个等级的做法,是根据学习能力与方式的差异来划定的,与人的高低贵贱没有什么关系。生而知之者,不一定是位高权重之人。困而不学者,不一定是普通老百姓。有些普通老百姓可能是最高的等级,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近乎不用学习就会知识与技能的人。有些达官贵人可能是最差的那一等级,遇到困难还是不学习的人。

【笔者译】孔子说:“生来就懂知识与技能,不需要进行学习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人,是次等。遇到困难才知道去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人,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仍不学习,这样的人就是下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