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6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3-23 10:19:36)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公伯寮命运谗言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4.36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如何对待反对自己的人。朱熹《论语集注》:公伯寮,鲁人。子服氏,景谥,伯字,鲁大夫子服何也。夫子,指季孙。言其有疑于寮之言也。肆,陈尸也。言欲诛寮。
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解释,本章表明了这样一层意思,即孔子反对用暴力去清除反对自己的人。笔者深以为然。这是孔子留给后世的重大精神财富,彰显了孔子的仁爱之心。与诛杀少正卯相比,孔子在这里显得非常仁慈。大概是因为公伯寮这样的小人物对自己的治国之道构不成致命威胁,而少正卯就不一样了。
本章在突出孔子仁爱之心的同时,也可看出当时官员权力之大、权力之任性。子服景伯仅仅因为公伯寮在鲁国的实际统治者季孙面前说了孔子弟子的坏话,就可以诛杀公伯寮,虽然因为孔子的反对,未能实行,但依然可以看出当时制度的弊端。权力太任性了,想怎么行使就怎么行使。想干掉谁,就可以干掉谁。权力没有有效制约,太可怕了。
本章有两个词需要加以关注,一是道,二是命。
道,指的是什么?有人解释为天道,有人解释为道义,有人解释为孔子的主张。综合本章内容来看,应该是孔子的道,孔子的治国之道与人生之道。公伯寮说子路的坏话,无非是影响了孔子提出的主张的实施,所以才会有子服景伯要杀的事情。如果要是天道,其与公伯寮说子路坏话之间就没有直接联系。
命,指的是什么?当然是命运,舍此没有其他解释。但是,孔子所说的命运与我们现代所说的命运还是有区别的。孔子所说的命运是指天命,由上天决定的命运。上天是一个主宰,冥冥之中决定着人世的一切。一个人的一生,贫富、贵贱、得失、死生等,都由上天安排好了,你怎么努力也是枉然。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人做什么都是上天的意志。孔子认定,自己创立治国治世治人之道也是天命。这些内容,可以从论语的其他部分中解读出来。正因为此,笔者认为,孔子是一个有神论者,在有没有一个主宰人世的神面前,他与耶稣是一样的。
我们现代人也经常说命运,但是,无神论者所说的命运与有神论者所说的命运是不一样的。无神论者认为,命运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所造成的。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人的努力在一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你付出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结果,你不付出努力就无法达到你所要的结果。你付出了努力,能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还要看机遇,还要看其他条件。当其他条件具备的时候,你付出了努力,你就会取得你想要的结果。也就是说,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从来就没有主宰人世的神,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
考虑到有神论与无神论关于命运的不同解释,笔者认为,按照无神论的观点来解释本章中的命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