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于斯--张伟
玉于斯--张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92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0-11-30 08:16:09)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君子

忧愁

恐惧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成为一个君子的基本条件。司马牛笨得出奇,孔子回答他时,不能从大的方面着手,只能从最基本的东西入手。所以,本章与上一章读起来,让人觉得孔子的回答有些不解渴。问题很大,回答很小。其实,孔子的意思在于,像司马牛这样的人,不需要知道君子是什么,不需要知道君子的理论有哪些,只需要知道如何去做就可以了。

前一章讲了仁,这一章讲君子。君子与仁是不是孤立的两个范畴?在儒家思想中,这两个范畴有什么关系没有?笔者认为,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不是孤立的。君子是有礼貌、讲道德的人,仁是人心中的情感——爱。一个是物质的有形的,一个是精神的无形的。作为精神的无形的仁,要通过物质的有形的人,才能表现出来。君子是表现仁的实体。一个人怎么样才能称为君子?需要在许多方面做到仁,通过言行表现为德。具体哪些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可是,这个标准又无处不在。忠孝信义等都是标准。具体说,应该是某一方面的德表现地比较突出,其他方面没有违背德的表现。由谁来认定某个人是不是君子?没有明确的机构,也没有明确的个人,应该是由社会来认定。社会是谁?由某一个人或机构提出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所以,君子是一个人心中爱的情感——仁在数量上的积累。仁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被社会认可为君子。君子因而是仁这种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许多人找仁找不到,对仁产生了怀疑。仁到底有没有?在哪里?孔子就会说,看看这个人,这个君子,他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爱,就是仁。

就本章来说,不忧不惧与君子什么关系?孔子说,君子这样的人就不忧不惧。但是,不能说一个人不忧不惧,这个人就是君子了。傻子也不忧不惧,能是君子吗?毫无人性的恶魔、强盗也不忧不惧,能是君子吗?肯定不是。君子为什么不忧不惧?君子没有做对不起他人的事情,没有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做的各种事情自己问心无愧,不用担心人家来报复,不用害怕人家来攻击。所以,君子才不忧不惧。三国演义中曹操有句话,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意思是说,我对不起天下人可以,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我。这是典型的小人写照。要成为君子,要想自己内心安宁,不忧愁什么不恐惧什么,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宁让天下人负我,不让我负天下人。也就是说,天下人可以对不起我,但我不能对不起天下人。

【笔者译】司马牛问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一个君子,他不忧愁什么,也不恐惧什么。”司马牛接着问:“您是说,一个人不忧愁什么、不恐惧什么,这个人就称得上君子吗?”孔子说:“我是说,这个人没有做对不起他人的事情,没有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做的各种事情自己都问心无愧,不用担心人家来报复,不用害怕人家来攻击。他有什么可忧愁、可恐惧的呢?(不是因为他不忧愁什么、不恐惧什么就是君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