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宫
(2020-10-17 08:56:51)
标签:
散文集《走远》英国脱欧公投 |
分类: 散文 |
2016年6月23日,是英国脱欧公投的时间。也是在这一天,我们被安排参观英国议会。这真是一种百年不遇的巧合。
早晨出门,汽车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上行驶。伦敦的道路不像北京,多数道路是正南正北的,而是弯弯曲曲,绕来绕去。我们也分辨不出方向,更何况今天又是阴天。汽车不停地变换方向,不一会儿就把我们绕晕了。
行走间,忽然看到周围的古建筑多起来,一栋连着一栋,西方的建筑风格非常明显。尖尖的楼顶,上圆下方的长窗,独特的墙面浮雕,年代久远的砖与石墙。这景致,充分体现了伦敦的特色。如果不是街上的行人与汽车,会让人以为回到了十八世纪。我注意到,伦敦的街上没有大小不同、风格迥异的广告牌,没有缠来缠去、密密麻麻的像蜘蛛网似的电线。
到达威斯敏斯特宫。这里是英国议会所在地。以前在电视上见过。当来到宫殿跟前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建筑的精美与宏大,还是很有感触。宫殿沿泰晤士河建造,典型的哥特式,非常高大。宫殿顶部排列着大量小型塔楼,主轴线上高高耸立着高104米的维多利亚塔和高98米的大本钟塔。大本钟由4个直径9米的钟盘构成,得名于一位叫本杰明·霍尔的公共事务大臣。当大本钟鸣响报时时,钟声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电台响彻四方。2012年6月,大本钟更名为伊丽莎白塔。宫殿墙体由尖拱窗、飞檐和优美的浮雕构成。每一扇窗户、每一块墙面,都经过精心设计,到处镶嵌着浮雕,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漫长岁月的痕迹渗透在建筑的每一块石头、每一个角落。古老是它的底色。前面右侧有理查德国王的雕塑,向左一转,是克伦威尔的雕塑。据说,当夜幕降临时,宫殿的众多塔楼和针塔般的尖顶在探照灯照射下闪闪发光,像王冠一样美丽。
宫殿外三十米左右围着一道铁栏杆,里面有几个警察在值勤。此刻正值上班时间,一批又一批的英国人急匆匆地从栏杆外面的人行道上走过。我们在门口排队。与我们一同排队等候过安检的有许多英国人。他们也是来参观议会的。进去参观不售票,是免费的。
英国议会派了一名女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女士介绍说,威斯特敏斯特宫现在是英国议会所在地。这所宫殿建于11世纪,后来历经数次大火毁坏,数次进行了修复。最近一次大规模修复是18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曾遭到轰炸,战后作了修复。宫殿包括1100个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共分四层,一层是办公室、餐厅和雅座间,二层是议会厅、议会休息室和图书厅,包括更衣室、皇家画廊、王子厅、上议院、贵族厅、中央室、议员堂和下议院等。
这位女士先带我们进入一个大厅,里面非常宽敞,屋顶很高,是木质构造,环顾四周,墙壁是石质构造,非常陈旧。厅内只有几张桌子和几十个人,显得空空荡荡的。女士说,这个大厅叫做威斯敏斯特厅,是威斯敏斯特宫现存最为古老的部分,始建于1097年,是中世纪英格兰屋顶净跨度最大的建筑,长73.2米,跨度20.7米。这个大厅曾有许多用途。历史上英国最重要的三个法庭——王座法庭、民诉法院和大法官法院设置在此,1882年迁入皇家法院后离开这里。一些重大案件的审判,如对查理一世和威廉·华莱士、托马斯·莫尔、约翰·费舍尔、盖伊·福克斯、第一任爱尔兰总督托马斯·温特沃斯等的审判曾在此举行。从12世纪到19世纪,这里是王室加冕典礼举办场所,后来因为花费过高而取消。该厅还曾用于国葬前追悼会的遗体陈列,一般适用于君主逝世,偶而也非皇室成员享受此荣誉,如弗雷德里克·罗伯茨、温斯顿·丘吉尔。女士说,现在这个大厅平常不使用,也没有暖气,非常阴冷。由于年代久远,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就会更陈旧,所以还是开放供游人参观。
穿过大厅,进入里面,是一个画廊,挂着许多人物油画。这个大概就是皇家画廊。女士没有停留,带我们径直穿过。听旁边的人介绍,这些人物主要是国王本人、妻子、儿女和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女士带我们来到英国议会上议院。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几个镜头,这次到了现场,得以看个仔细。上议院的议事厅并不大,宽13.7米,长24.4米,上方四壁装饰着彩色玻璃和六幅具有宗教寓意、骑士风格的壁画。厅内中间上首是女王的宝座,装饰的金碧辉煌。女王宝座的两侧各一个座位,分别是女王的丈夫和儿子的座位。女王虽然可以在任何时候前来参加会议,但长期以来女王只列席议会开幕式。女王宝座正前方几米远的地方就是上议院议长的座位,是红色皮面的座椅,再向前有一张桌子和几个座椅,是给书记官坐的。厅内左右两侧各是五排呈阶梯状分布的红色皮面的长座椅,每一排有三个长座椅首尾相连,座椅中间是窄窄的通道。用女士的话说,只要一进去看到满眼的红色,就知道到了上议院。
女士分别介绍了各排座位坐哪些人。英国上议院有800名议员,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非选举产生。早些年曾经是1500名,后来裁减至800名,主要包括主教、世袭贵族、勋爵、著名人物等。整个议事厅最多只能容纳420人左右。有一些议员不来议事。即使如此,议事厅也是挤得满满的。女士说,议员们坐在座位上,紧紧挤在一起,有许多议员在过道上站着,没有座位坐下。这么多人容不下怎么办?女士耸了耸肩,说,没有办法。挤不下,就别来开会。如果想参加会议,就要早来。左右两侧是固定的,右侧是执政党,左侧是在野党。但座位是不固定的,谁早来谁坐下。
接着,女士带我们来到下议院议事大厅。大厅门口两侧立着两个全身雕塑,一个是丘吉尔,另一个不认识。丘吉尔对面是撒切尔夫人的全身雕塑。旁边还有一些首相的头像雕塑。大厅长20.7米,宽14米,结构与上议院相同。里面的布局与上议院基本一样,也是两侧各有五排呈阶梯状分布的长座椅,但座椅的皮面是绿色的。中间正面有一个高的座椅,是下议院议长的座位。这里没有女王的座位。按照传统,国王不会进入下议院议事厅。不过,历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这种情况。那是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以重大叛国为理由进入下议院议事厅搜捕五位议员。当他询问议长威廉·伦索尔五位议员的去向时,议长回答:“尊敬的国王陛下,我既无眼睛可看,也无舌头可说,下院指引着我,我是这儿的仆从。”议长的这句话从此流传后世。议事厅内两侧分别是执政党和在野党。室内装饰非常简朴,与上议院明显不同。用女士的话说,一进门看到满眼的绿色,就知道到了下议院,不会走错地方。女士指着最下一排中间一点的位置说,这是首相坐的地方,开会时首相就坐在这儿,与议员们挤在一起,没有专门座位。他的对面是在野党党魁坐的地方。下议院共有650名议员,议员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议事大厅与上议院一样,最多容纳420人左右,如果想参加会议,也得早来。
英国议会的议事大厅拥挤成这个样子,甚至容不下所有议员,出乎意料,令人匪夷所思。
英国议会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个重要事件。1605年,盖伊·福克斯等人在威斯敏斯特宫下面挖了一个地洞,安放了火药,准备在召开会议时把国王和议员一起炸死。后来,阴谋败露,这些人被处死。从那时起每年11月5日,皇家卫队都手持信号灯和剑戟搜查宫殿的所有地下室和小巷。虽然宫殿是在这次阴谋之后250年才重新修建的,但是这一惯例一直保持着。
这就是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