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风景到拉萨

(2018-05-28 08:17:45)
标签:

青藏铁路

缺水

隧道

风光

分类: 散文

一路风景到拉萨

晚上8点10分,Z21次列车(北京至拉萨)缓缓驶离北京西站。按照铁路时刻表,列车要跑40小时30分钟才能到达拉萨。

我们在选择旅游线路时,为了能够有充足时间适应高原缺氧,没有选择双飞,即飞机直飞拉萨,拉萨飞回北京,而是选择了单飞,即铁路赴拉萨,然后飞机飞回北京。

此前,我一直以为,青藏铁路是指从北京到拉萨的全段铁路。这次出行才知道,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达拉萨。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从北京到西宁的这一段铁路,不属于青藏铁路。

旅游公司为我们订购了卧铺票。这么远的距离,不坐卧铺,身体吃不消。卧铺车两排在一个包厢内,每排分上中下铺,空间十分狭窄。我是中铺,坐在铺上直不起身来,只好斜着身子躺下。我想与别人换换卧铺,但人家都是一家子在一起,没法换,只好如此了。空调有点凉,把床铺上的被子盖上。一宿半睡半醒,迷迷糊糊。

一觉醒来,天早亮了,列车已到宁夏境内。蓝蓝的天上漂浮着白白的云彩,蓝天下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混混的黄河水在沟渠中流淌。接着,一望无际的土丘出现在视野里,高低起伏,或大或小。土丘上面七零八落地生长着一簇簇低矮的植物,蜷缩着,无精打采的。放眼望去,全是这样。显然,是严重缺水。在这荒凉的原野中,一排输电铁塔错落有致地伸向远方,一排电线杆紧跟其后,给这荒凉的原野增添了几分景致。列车走的不算快,每小时八十公里的样子。跑了一个多小时,全是这样的景色,不见一处村落。

8:45左右,终于看到一个村子,掩映在绿树之中,时隐时现。看路边的指示牌,列车已驶入甘肃境内。这时,一座座小山进入视野,山上也是无精打采的低矮植物。不经意间,突然出现了一片亮丽的金黄色花朵,非常耀眼。细看,是一片向日葵。不远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向日葵面积不小,沿着铁路线伸出老远。正走着,忽然看到一架架风车矗立在前方。应该是风力发电机。此时没有风,风车一动不动。不多会儿,列车把绿色和风车甩在身后,进入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山丘中。始终伴随我们的,仍是那些低矮的植物。西北的降雨量非常少,这些植物竟能存活下来,真是奇迹。它们长不大,缩手缩脚的,这里一团,那里一簇,但却顽强的活着。

一路走来,或石山,或土山,见不到多少绿色。绿色就像天上的星星点缀在无边的山丘中。直到11:00,依然是这样的情景。好不容易进入一片谷地,见到了久违的绿色,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在此,庄稼郁郁丛丛,拉货车辆往来行驶。这样的景致一闪而过。列车又进入无边的山丘之中。

列车于中午时分抵达兰州,我们下车透了透气。几分钟后,列车离开兰州,向西宁进发。这一路,穿过的隧道很多,经过的村镇不少,铁路两侧的绿化带也比较多,蓝天白云始终伴随着我们。西宁旁边的山上长着青草,是绿色的。

列车员说,列车在西宁站停20分钟,我们可以下车活动一会儿。西宁的光照非常强烈,我感觉很热。列车更换了火车头,原来的火车头不适应高原的情况。

    从西宁开始,列车驶上了青藏铁路。西宁城市狭长,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中。出西宁后,列车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刚刚一闪亮,又钻入下一个隧道。偶尔能看几眼外面的景色。大约经过五个隧道后,我们来到一片面积很大的谷地。地面铺着绿绿的青草,远处的山上也长满了青草,清清的河水在谷底流淌。什么叫绿水青山,这就是了。前面不远处一片金黄色映入眼帘。到跟前观看,是一片片油菜花开的正旺。这金黄色的油菜花与旁边的青草相映,就像一片片金箔镶嵌在绿色的翡翠上。

    美景一会儿就过去了,列车又驶进了隧道。不一会儿,列车冲出隧道,有旅客高声叫起来,看,青海湖!大家赶快向南观看,青海湖进入大家的视野。湛蓝的湖水,宁静的湖面,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这时是下午4:30。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面积挺大,长130公里左右,列车沿着青海湖北岸行驶了63分钟,才离开青海湖。青海湖在列车南侧,列车北侧是一片宽广的草地。行驶中,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出现在草地中间,沿铁路线依次铺开,面积很大,连成几片。旁边有养蜂人在放蜂。青海湖海拔3200米,已感到有些气短。

    渐渐地,青海湖离开人们的视野,列车驶入一片长长的草原。列车两侧是绿色的青草,不远处的山上也铺满了绿色的青草,清清的溪水蜿蜒流淌在草地中间,有几头黑色的牦牛正在缓缓地吃草。不远处,有一群白色的绵羊和几匹马在悠闲地踱步,不时地啃着地面的青草。

    列车驶入关角隧道。关角隧道长30多公里,是我们所知的最长的隧道。列车足足行驶了15分钟,才驶出隧道。进入一个两山相夹的山谷。山还是绿色的,地还是长满了青草。走着走着,不经意间,草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簇簇低矮的植物。青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土黄色的高山,草木不生的样子。牦牛不见了,羊群和马也不见了。

列车在德令哈车站停靠几分钟,驶入了一片茫茫的草原。不久,进入一片干旱地带,一簇簇低矮的植物也少了,而且像干枯的样子,比荒漠好不到哪里去。再往前走,就是一片荒漠了。青藏高原天黑得晚,下午近九点太阳才落下去。九点半天才黑下来。举目望去,非常荒凉,火车跑了两个多小时看不到一个人。天黑下来以后,偶而看到几点灯火在快速移动,应该是夜行的车辆。在格尔木站,列车再次更换火车头,将电动的改为燃油的,牵引力大。

听乘务员说,列车明天四点左右经过可可西里,6:10左右抵达唐古拉山口。我一听,感到很兴奋,不知道能否看到藏羚羊?但转念一想,四点时分,天正黑着,看不见什么,就不起来了。六点醒来时,外面还是漆黑一片,虽然远处天边透出一丝光亮,但看外面,还是什么也看不到。唐古拉山口就这样过去了。唐古拉山口海拔五千多米,列车开始释放氧气,减轻旅客们的高原反应。

天渐渐亮了,我站在窗口看西藏的风景。西藏的山地势平缓,铺满了绿草。地面是宽广的草原。从火车上看去,草非常低矮,趴在地面上,小溪蜿蜒曲折,在草原上转来转去。列车疾驶,一路都是如此。时不时看到成群的牦牛在吃草,有时也会看到白白的羊群,欢快的马儿。

列车经过错那湖。错那湖的湖水蓝蓝的,就像天空的蓝色。水面微微泛起涟漪,非常透澈干净。无论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形容,都没有办法描绘出湖水的美丽、干净和微笑。只有亲临其境,切身去感受,才能体会得到。旅客们兴奋地惊叫着,按动相机快门,留住、保存这难得见到的美景。错那湖在西藏不算大的,但它是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继续前行。放眼望去,仍是一片绿色。绿色的草原,绿色的山峦,亮亮的小河,蓝蓝的天空。黑色的牦牛、白色的民居、悠闲的牧民点缀其间。列车经过一片低洼草地时,有几头牦牛正在不远处吃草。青草漫过了牦牛的小腿。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这里的青草长得也不矮,只是草原太宽广,显得草非常矮小。当然,低洼的地方,水比较多,所以长的茂盛些。地势高的地方,水比较少,长的矮些,贴在地面上。

列车经过那曲站,停了几分钟,大家想下去透口气,被列车员阻止了。马上出发。行进间,偶而看到远方的雪山出现在视野中,白白的,尖尖的。列车在一望无际的绿色的青藏高原上疾驶。有几座雪山越来越近,山的顶部覆盖着皑皑的白雪;山的中部灰灰的,好像什么也没长;山的下部铺满了绿色的青草。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白云下是洁白的雪山,雪山下面是绿色的草原,草原上行走着黑色的牦牛,牦牛的不远处是白色墙壁的牧民民居。雪山不多,我数了数,有六座。我拿出摄像机录了一段,同行的各位纷纷拍照。

我忽然发现,青藏高原是绿色的,长满了青草,但是却没有发现树,即使在牧民的家里、家周围也没有树。

绿色的草原,绿色的山峦,一群群的牦牛,一栋栋的民居,陪伴着我们前行。还有那无处不在的电线杆和电线。我向列车的另一侧望了望,看到了另一侧的青山,方知我们是行走在两侧山脉之间的平坦谷地中。白云悬挂在山脉的上方,随山脉伸向远方,我们的上空艳阳高照,湛蓝的天空,一点云朵也没有。真奇怪呀!

前方又出现一片雪山,山顶白白的,此起彼伏。有一条河的河水挺混,呈乳白色,不停地流淌着。

列车驶过长3300多米、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隧道的阳八井1号隧道。山坡上、居民住宅周围出现了长的非常高大、茂盛的树木和种植着青菜的塑料大棚。拉萨就要到了。

    四十个小时的火车旅行就要结束了。感谢这一路的风光,陪伴我度过这漫长的四十个小时。我虽然非常疲惫,但是非常兴奋。路程尽管枯燥,风光却悦人耳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眺望圣湖
后一篇:看病偶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