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夜景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我们经常从电视、电影中看到,香港高楼大厦林立,繁华似锦,尤其是晚上,整个香港灯火通明,耀目璀璨,美不胜收。这一幕幕如诗如画的景色,在每一位国人心头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痕,让每一位国人心生憧憬。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前几次出差,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机会洞观香港的全貌。这次出差,我利用工作间歇,去尖沙咀观赏香港的夜景。
先步行两站路,由坚尼地域走到中环码头。正值六月,天很热,没有一丝风,不多会儿,就已经额头冒汗了,身上的衣服潮乎乎的,估计是汗水浸透了。
沿着走廊,一路走来。到了国际金融中心,空调吹着,真是太舒服了。我不能久留,穿过大堂,走到码头边。
一排码头沿维多利亚港畔展开,一直编号到7。到底哪个码头的船到对面的尖沙咀,我也不知道。赶紧问。一位小伙子告诉我是7号码头。这次问询比较顺利,小伙子不仅懂中文,而且懂普通话。不像前几次问询一样,人家不懂中文,根本听不懂我的话。或者人家只懂粤语,不懂普通话,我干着急没办法。
我到7号码头,花两块五买了船票,乘渡轮到尖沙咀的天兴码头。一开始,我以为渡轮是小船,就像我们在内地乘坐的小船一样,可以载几十人。得出这一想法,是因为我在酒店楼上观看维多利亚港湾时看到了来往船只的大小。那些渡轮小小的,速度不快不慢,来往穿梭着。当来到船边,我才发现,这渡轮一点也不小,能容纳300人以上。我在楼上看港内的渡轮,觉得船挺小,坐不了几十个人,那是因为楼层很高,离着渡轮很远。更让我觉得诧异的是维多利亚港的宽度。也是在楼上看时,觉得港口不宽,好像一条窄窄的河道。渡轮开动后,走到港口中间,凉爽的海风吹来,翻腾的海浪摇晃着船体,我前后左右观望着,才体会到港口的宽阔,才体会到大海的律动。
应当说,此时是风平浪静,特别是港口本身就很少有大海的凶险。我却依然能感受到大海的气息。无风也起浪,这就是大海。
渡轮快速行驶着。八分钟左右,横穿维多利亚港,到达了尖沙咀的天兴码头。这次泛舟维多利亚港湾,正值夜幕降临。港岛灯火通明的美景让我驻目良久。这时候,香港才显出来大都市的风采。
朋友告诉我,晚上八点整,维多利亚港上演“幻彩咏香江”大型灯光表演。届时,我站在尖沙咀,可以看到港岛上的那些著名建筑,可以看到香港岛的全貌。
幸亏我赶的及时,还差五分钟时,我乘坐的渡轮抵达了天兴码头。我随着川流不息的人流,来到了岸边的钟楼附近,登上了钟楼一侧的天桥。天桥的对面就是维多利亚港的全景,也是港岛的全景。天桥上已经积聚了许多人。大家都在等灯光表演。
今晚的天气特别好。月亮清澈明净地悬挂在天空。旁边,有几颗星星眨着眼。几块白云像锦缎一样飘在天上。
对面港岛上一片灯火阑珊。从左到右,延伸开来。由于楼的高度各不相同,楼的形状千奇百怪,楼上的灯光或明或暗,整个港岛绘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巨幅国画。
八点整。灯光表演开始。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解说员一一介绍着从左到右的各幢高楼的名字。因为说的快,也是我记忆力不好,我记不住这些名字,只听到了中信大厦、三星集团、恒大集团、中银大厦、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等等。能知道这些名字,部分是因为这些高楼的楼顶上面的灯光照耀着写着它们名称的巨幅招牌,或者因为有的楼的形状早已熟悉,不用介绍也知道。其中,国际金融中心二期虽然没有招牌,但是它最为显眼,因为它是香港第一高楼,矗立在那里,如同鹤立鸡群。每介绍一幢大厦,大厦上面的灯光就亮起美丽的图案,颜色有绿的、蓝的、紫的、红的,当然还有白的。几道绿色的激光从楼顶射出,刺破浩瀚的夜空。音乐伴随着图案,把港岛装饰的美丽非凡。维多利亚港映衬得婀娜多姿。
大家都举着手机,一刻不停地拍着,唯恐错过了这流光溢彩的夜景。这尖沙咀真是个观景的好地方,视野开阔,一览无余,相机的角度一点不受限制。许多人嘴里发出并不刺耳的尖叫声,啧啧称奇声,夸耀声,既怕干扰了别人,又难以掩饰自己激动的心情。我猜想,这观光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内地来的游客。因为,正在进行的灯光表演,每晚都举行,大部分香港人应该早就看过了。现在来看的,应该不是香港的居民或者长期在香港居住的人,主要是外地游客。
这迷人的景象,让人不由得心生爱恋。香港,真美,不愧为东方之珠,这景象多么灿烂辉煌。
当然,人们现在看到的是香港繁华的一面,其实,香港也有久经风雨颇显陈旧的地方,比如上环。我们白天看到的那些住宅商铺,在海风的劲吹下,在雨水的侵袭下,长满了岁月的斑痕。一道道印迹,像时间老人脸上的皱纹,深深的,长长的。我记得十年前来这里时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不过,这些陈旧,这些斑痕,并不能掩饰住香港的繁华。相反,在这炫目的灯光下,那些久经风雨的住宅商铺倒不怎么引人注意了。
然而,不引人注意,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来香港,看香港繁华的同时,不要忽略了那些陈旧。
十五分钟后,灯光表演结束。跳跃在各幢大厦上的五彩灯光停歇,只留下亮如白昼的灯光持续到黎明。
美丽的香港,美丽的夜景。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