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7-05-15 10:08:59)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0.6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美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

席不正,不坐。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的饮食规矩。孔子的饮食规矩从何而来?当然是来自周礼。周礼的内容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从吃喝拉撒到穿衣戴帽,都包括了。但是,仔细审视周礼的这些规定,可以有几点发现:一是当时的礼制包括许多基本的科学知识。腐败的鱼肉不能吃,变色变味的饭菜不能吃,这都是基本的科学常识。连这样一些常识,也要编入周礼中进行推行,可见当时国民教育之落后、民众知识之贫乏。准确地说,针对普通民众的教育根本就没有。孔子开创了私人教育之先河,教育才开始走向民众。孔子为什么推崇周礼?为什么举办私人教育?主要原因就是,孔子发现,绝大部分的民众不了解任何科学知识,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完全处于一种混沌未开的状态,只有官僚贵族极少数人能够有机会接受一些教育。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富强,仅靠这极少数人是不行的,需要开启大部分民众的智力。况且,要维护周王朝的统治,也需要对民众进行教化。周礼包罗万象,既包括各种规矩,也包括各种知识。教导民众学习周礼,可以在普及科学知识、开启民众智力的同时,教导民众遵守各种规矩。这应该是孔子举办私人教育的出发点之一。二是孔子所推崇的周礼是非常落后的。本章的内容在赞扬孔子遵守礼制的同时,也告诉了后人一些正常渠道难以了解到的事实。孔子这位圣人,实际上过着一种豪华奢侈的权贵生活。这从本章关于孔子饮食穿衣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来。孔子家里非常富裕,肉可以挑着吃,酒可以尽量喝,冬天可以几种皮袍换着穿。其生活不仅富裕,而且奢侈。肉多得吃不了,臭了;酒多得喝不了,变质了;皮袍多得用不了,换来换去。但是,普通百姓呢?那时,普通百姓能吃饱饭就是好日子了,更不要说喝酒吃肉了。看到孔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肉也臭了,鱼也腐烂了,笔者想起了唐朝诗人杜甫的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认为,权贵过这样的生活,普通百姓过那样的生活,就是符合礼制的。权贵不过这样的生活,普通百姓不过那样的生活,就是不符合礼制的。这就是孔子推崇的礼制,一种维护朱门酒肉臭、百姓饿肚子的社会秩序的礼制。从社会一片混乱、没有任何秩序的角度来说,周礼的出现和存在,是社会的进步;从社会向前发展、文明日臻完善的角度来说,周礼的继续存在,是社会的落后。

就本章的具体内容来说,“割不正”的解释争议较大。我们很难理解,仅仅因为刀割的位置不对、形状不好就不吃了。那会造成多大的浪费。但是,我们忘记了,他们是贵族,肉有的是,自然要讲究了。别说刀割的位置不对,即使割的位置对路,放在那里吃不了,臭了,也就臭了。明白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了。

还有一句“沽酒市脯不食”,也不好理解。其实,与“割不正”类似。贵族平常吃的肉、喝的酒,都是专门给他们准备好的,由专门机构供应他们享用。沽酒是集市上买来的酒;市脯是集市上买来的肉干。这二者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用的,贵族怎么可能用呢?与他们的身份不符。

如果说其他那些不吃的情况,指的是食品的卫生状况,那么这两种情况,指的就是吃饭人的身份等级。为什么人家这么拽?因为人家等级高,有特权。

至于“席不正,不坐”,今天依然如此。会场的座位如果排错了次序,是万万不能坐的。吃饭时的座位如果次序不对,会引起矛盾的。

【笔者译】粮食做得越精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如果饭菜变馊了,鱼、肉腐烂了,不吃。如果颜色变的不正常了,不吃。如果发出臭味,不吃。如果没有做熟,不吃。如果不是应季蔬菜瓜果,不吃。如果鱼、肉割的形状不好看,弄得脏兮兮的,不吃。如果没有调味的酱料,不吃。可以多吃肉,但不要吃的过多过饱。可以放开量喝酒,但不要喝醉后胡闹。只喝专门供应的酒,吃专门供应的肉,不喝集市上买来的酒,不吃集市上买来的肉。每顿饭都要有姜,但不要多吃。官府举行祭祀活动使用的肉,活动结束立即处理掉,不留过夜。自家祭祀活动使用的肉可以留着,但不要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能吃了。吃饭时不要多交谈(吃饭时不停地说话对人不礼貌),睡觉时不要总说话(睡觉时不停地说话影响别人休息)。虽然生活条件不好,嚼的是粗饭,喝的是菜汤,吃的是瓜果,但是,在祭祀神灵、祖先时也一定沐浴更衣,进行斋戒。出席活动时如果座位摆得不正确,坚决不坐。

附:【李泽厚译】饭食不嫌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饭菜馊了,鱼肉腐烂了,不吃。变了颜色,不吃。发臭,不吃。没煮熟,不吃。季节未到,不吃。杀牲不对路,不吃。没有合式的调料,不吃。肉虽然多,不超过饭菜。酒虽然不限量,但不喝醉。过夜的酒,街上卖的肉,不吃。不离开吃姜,但不多吃。参加公家的祭祀,祭肉不留到第二天。自家的祭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虽然是用粗饭蔬汤瓜果祭祀,也一定进行斋戒。坐席摆得不正确,不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